12月16日华商报头条、扬子晚报、17日海峡都市报
广州房价出现暴跌,半数楼盘实质降价20%。有房地产项目经理告诉记者,全市52个指标楼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幅度比较大的可能有40%左右,考虑到之前买家的利益,他们更多选择价格暗降的做法。(12月15日网易新闻转自央视《经济半小时》)
进入冬季,虚热的房市却传来一潮降价传闻,先是深圳,后是上海,现在又是广州。须知,这些城市的房价在全国都是处于最高端甚至能和国外房市一比高下的。来自羊城的房市信息更是唬人:20%至40%的暴跌。果真如此,经济学家尽管会忧虑房市的骤降会引发市场和金融的连锁反应,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则是让家国都会欣悦的冬季童话---就国家而言,意味着近年来屡屡施行的财税、金融宏调组合拳发生了效应;就民生而言则是高企的房价降下来舒缓了买方的压力和负担。
然则事实却证明这不过是一个虚拟的童话,不过是房地产商为了营销逐利而耍的一个骗人的小把戏。广州《楼市》杂志主编徐北婴揭开了羊城房价暴跌的秘密,原来所谓的“暴跌”是要加引号的-----即在国庆节去采盘时是1万7千块钱一个平方,然后就拼命的拉价,拉到2万2千多块钱,拉价后再给你很多的折扣,内部人员争取,九五折,送管理费等等,但最后计算出来的房价实际上比这个国庆节这1万7千多还高了2千多块钱。如此先扬后抑的做法就和庸常的商场促销降价折扣是一个道理。所以,如此的“暴跌”并非是开发商尊崇市场规则、敬畏政府政策和自觉承担民生责任的良心发现,乃是一场逐利的带有误导和诱骗式的商业策划。所以,“暴跌”的舆论弥漫于严寒的空气中也就少了童话的纯真,依然带有焦灼民生的欲望气息。
正本清源,国家发改委的官方统计恰似一方清醒剂,也戳穿了此类“暴跌”的房市稀罕景。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介绍,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2%。10.5%的同比涨幅是2005年7月中国扩大月度房价调查范围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他同时介绍,今年1至11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3%,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9%。看见,不仅房价全年一片涨声,而且11月份涨幅最高。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即使12月份的房价真的“暴跌”,离民生期望值还有不少距离。
临近年关,国家宏调手段更强,不惟年内第十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还在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定下了下年度从今的货币政策。可以说,开发商似乎瞅到了房市暴利的末日来临,希望趁机在最后的利润疯狂期虹吸更多的“房奴”入彀,以攫取最大利润。而吸引民众介入房市的最佳手段就是制造虚拟的房市降价企划,诱惑民众奉献荷包。
确实,在长期房价高企的市场煎熬下,普罗大众心里都有一个童话般的梦想------期冀房价降低以实现安居之梦。房地产商适时地奉献出了“暴跌”的美好愿景。可惜,弄潮市场多年的中国民众绝非弱智的群氓,在物价飞扬时代会一边牢牢抓住拮据的腰包,一方面会用智慧过滤镜花水月的诱惑数据。理性消费意识,早已沉淀于民众的思维中。所以,在寒风呼啸的季节,面对依然虚热的房市,人们更多的是观望甚至是嘲弄,形形色色的促销游戏和降价信息,已经撩惹不起民众的参与激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