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敞开供应成品油是全局普惠而非局域特权

(2007-11-29 11:16:02)

29日西安晚报   

 昨天,国家发改委再次就成品油保障问题下发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采取措施,对北京等地实行敞开供应(不限售、不限量)。(11月28日《京华时报》)
    成品油告急。油荒频现。价格飞涨。油站爆炸。这些都不是好消息,现在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紧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确实,中国独特的体制决定了这两大巨头在油料开采、加工、进出口、零售等全过程的垄断地位。出现油荒,拿其是问是信然的公共抉择。何况,就在不久前,两大石油巨头才承诺不出口成品油,将眼睛内视保证满足国内需要。
    这说明,作为垄断国企,两大巨头在既往的决策中淡忘了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多地将自己视作了博弈市场的经济人角色。在面对出口价格高企的利润诱惑下,将国内成品油大量输出国外,造成国内油品供应失衡告急。
    尴尬由此产生。从发改委的通知可以看出,本来成品油在全国各地都应该畅通无阻的供应链甚至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都保障不了。要不然发改委也不会刻意要求两巨头向京、津、沪、广等地敞开供应了。这里,“敞开”还是一个没有实现的理想期望值。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理想值”目前还仅仅是覆盖局域的地区。而这种成品油供应的局域特权本来就是无奈的次优。因而,公众不得不发出诘问:向全国各地消费者敞开供应的普惠权利要等到何时?
    临近年关,迫近春运,人口流动的狂潮将会在铁路、航空和公路展开。而这些都需要充裕的成品油来保障。而从人流趋势分析,这一时期的人流走向则是从东部沿海地区流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仅仅满足东部地区敞开供应的成品油特权,交通工具在中西部需要加油时怎么办?抛锚将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会造成人潮滞留的混乱境况。由“油荒”的原生态风险将会由连锁反应的次级风险到深层次危机蔓延,损及社会安定的基础。这绝非危言耸听,上世纪数次能源危机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就从APEC国家延伸至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使得这些国家的陷入恐慌中。
    更重要的是,如果两大巨头仅仅向东部地区敞开供应,也会形成全国各地交通工具蜂拥而至的乱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是个统一的大市场。在成品油供应上,统一市场的效应更为明显。因为全国已经形成了纵横密布的交通网络,东部地区成品油敞开供应,全国各地的交通车辆自然会集中到东部地区,肯定造成拥堵排队致使交通瘫痪而加不上油的尴尬。很简单,无论是东部地区的交通还是油站,都是无法消化那么多的交通车辆的。在此情形下,所谓的东部地区敞开供应就是一句空话。结果还是面临全局性油荒。
    面对成品油供应不足,公正政策的调整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契合实际。如果画地为牢,赋予特定地区油品供应特权,而限制更多更为广阔地区的权利。不仅撕裂了全国一体化的市场,还波及到了平等权利的人为损害。因而,这样的公共决策既悖逆市场原则,又不合公共理性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当前的油荒并非结构性矛盾,而是两大巨头市场运行不当所造成的暂时性“休克”。因而,责成两大巨头全力以赴增加供应满足国内市场的成品油要求是第一要务。其次,在公共治理层面,还是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在成品油供应上实行没有落差的普惠制为妙。即在当前油荒的情境下,所有地区都限制供应油品,随着成品油供应情况的好转,然后再一并敞开供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