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鸡蛋暴露的庸俗经济学之殇

(2007-08-14 07:16:35)
标签:

时事评论

今日晶报

    鸡蛋的蛋清、蛋黄和蛋壳全部是用化学原料制成,没有一点天然的成分,这些你能相信吗?昨天,经营食品添加剂的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在某夜市小吃摊的遭遇。并当着记者的面,现场用海藻酸钠等几种化学制剂制作出了一个有蛋清、蛋黄和蛋壳的完整“鸡蛋”。(8月13日《郑州日报》)
    150年前,邓宁格在其著作《工会与罢工》曾对资本贪婪追逐利润有段精辟论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据计算:现在1公斤鸡蛋在6.5元左右,而1公斤的海藻酸钠只需要42元钱,能制作出150公斤的假鸡蛋,加上其他费用,1公斤假鸡蛋的成本才0.55元左右。也就是说,假鸡蛋利润在1300%,制假售假者的贪婪之心早已雷池了谋财害命的底线。
    假鸡蛋的炮制者或为目不识丁的摊贩,或为不上规模的小作坊,他们也许不懂权威的经济学理论,但在贪婪逐利逐利方面同样暴露出贪婪恣肆的纯经济人面目,呈现出实践庸俗经济学的功利性。
    所谓庸俗经济学,实则是人的一种自私逐利的生存本能,是被异化了的人的经济属性的极度膨胀。在被私利附身的偏执思维下,人的社会性丧失殆尽,法治和道德规范被抛到九霄云外。凝聚其脑海精髓的只有利润二字,“资本胆壮”的结果是走向犯罪的不归之路。遗憾的是,这种庸俗经济学的幽灵不仅游荡于具有“资本原罪”情结的新富者阶层那里,社会底层的小商小贩们也在用制假售假的方式实践着庸俗经济学。
    这种透彻人性弱点的庸俗经济学造成的伤害是深重多维的:一是市场经济秩序被滋扰无序,消弭社会公众对市场的信心。可以想见,这则人造假蛋的信息一旦蔓延开来,全社会定然会形成“谈蛋色变”的惶恐中,导致鸡蛋市场紊乱,蛋农利益受损,同时影响民生菜篮子;二是会造成公众健康恐慌。据悉,过度食用这种假蛋将导致痴呆,这种潜在的健康隐忧就像苏丹红浸染的“鸡蛋黄”一样,会使社会生活因之而混乱不堪,普罗大众因之而人心惶惶;三是假蛋造成的社会负面效应须由公共资源埋单,无端增加了公共成本和耗费了纳税人税赋。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无良商人的每一次利欲熏心都将引发市场动荡的“马太效应”和对社会民生的深度煎熬。这既是社会之殇也是经济之殇,让人省思当前社会语境下亟需弥补的机制之漏和社会意识之惑。
    庸俗经济学之所以泛滥成灾,关键在于制约资本逐利的法制规范和公共治理还有瑕疵。从法治上讲,即执法之剑无法没有针对根本。害人致死的药,有毒的食品,假冒伪劣的商品,假造的蛋......这些社会异象的作庸者当然都是不法商人。但是如果法治之剑威慑常在,执法者剑锋相迫而非入鞘观望,不法商人也只能是有心无胆,不敢茫然制假售假贻害众生。即使无良商人利用法律盲点进行非法商品的地下生产,如果公共治理的触手能够及时捕捉到非法商品的信息并在生产加工环节斩断其市场链条,无良商人的利润冲动也就梦断无形。譬如假蛋,夜市上的一个食客都能从食摊上顺藤摸瓜出假蛋生产销售的利益链条和制造假蛋的秘密,难道负有公共监管之责的各职能部门就只能望“蛋”兴叹?这是公共管理者亟需自省的。尤为进者,公共管理者的主动出击积极行政才是重要的,否则,唯有依靠公众举报才能端掉制假售假的“黑窝点”,我看是失职的懒政惰政行为。
    讽刺的是,恰恰是因为这种懒政惰政,被挹注庸俗逐利兴奋剂的不法商贩才成为不怕猫(管理者)的耗子,恣意妄为而对社会造成戕害。所以,执法严格和管理到位的他律机制化才会让不法商人行为谨慎,形成敬畏法律的意识。从更为宏观的视野看,这亦可涵养全社会的法治素养,培养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民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