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人类不知何故丧失了生育能力,已经有18年没出生一个婴儿了……美国科幻片《人类之子》描述的情景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吗?有可能!今天,笔者从在杭召开的首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协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上获悉,我国国民生育能力呈下降趋势,现状令人担忧。(4月8日《浙江日报》)
科幻电影表现了人类对生命未来的焦虑,是基于现实的合理想象和逻辑推断。但在人满为患的中国,在不得不以计划生育的方式缓解贫困、发展、和谐等一系列现实矛盾时,对于国人生育能力降低所导致的隐忧显然关注不够。据新闻源中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达到了7%至10%,不孕不育的现象呈增长趋势。现在,国人生育能力的尴尬已经残酷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使人们不得不正视中华民族的生存永续问题。向来生命力旺盛的我们,经(精)脉又何以如此孱弱呢?
现代专家给出的现代中国人生育能力降低的原因则是:
一是环境污染使得自然环境变化,特别是人类合成的衍生物如化肥、除草杀虫剂、装饰材料,以及让动物快速增肥的饲料等使得土壤、水源和空气浸淫了太多人为毒素,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人的生殖细胞遭受损害。二是人类自身不当性行为的影响。如女性过度晚婚晚育不仅导致不孕不育,还会造成高比例的先天畸形和愚型,使得新生人口的质量下降;如女子刮宫术堕胎的频繁导致的不孕;如性开放环境下带来的疾病性不孕和性病艾滋病对生命的威胁。三是人类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吸毒、酗酒、吸烟、肥胖、社会压力大等都是男性精子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四是老龄化社会的提前来临使得中国社会的生育能力下降更具现实紧迫性。据统计,到本世纪中叶,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30%。从2005年的11%到30%,中国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而许多国家用了一百年的时间。相较于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先富后老”,中国则是“未富先老”。
是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造成了“龙种”不蕃?表面看去的确如此。开出疗治国人生育能力的药方似乎也很简单:保护环境和行为自谨!但这种口号式的填鸭是不会解决根本问题的。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中华先哲对生命的阐释很有意思,一是建构于从天人合一的阴阳理论,阴阳既为道,交合即为生命肇始。天下万物,宇宙伦常莫不如此。具体到人,则是生命受之于父精母经,依然是阴阳和谐才能使得生命绵延。这一理论,其实包括着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人伦关系的自律和节制。窃以为,在现代文明的语境下,将这一传统升级至国人思维中,无疑是一种精神的净化和救赎,引导国人从环境污染和精神污染的功利漩涡中走出,重新激活国人生命源头,使我中华人丁兴旺。
笔者赞赏计划生育政策对现实发展进行的有益调节,但笔者也确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深邃含义。因为一个生命力弱的民族要么被强势民族所通化,要么渐渐消亡。现在的困境是,当我们融入全球学会西方人的发展模式时,我们丢了最可珍贵的传统内核;当我们焦渴吮吸西方的精神食粮时,无机制的性解放思潮冲垮了我们纯洁的道德防火墙......环境恶化、丁克家庭、性行为失范,这些现代文明的后遗症困扰着我们。
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和他文明的趋同和单纯物质生活的丰裕,关键还要靠薪火相传的代际延续。在计划生意国策依然作为战略取向的前提下,当今中国虽无人口萎缩的压力,但是国人生育能力的降低和老龄社会的提前来临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