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快报:清华的冷漠榨出了中国高校缺乏温情的惯性之耻...

(2006-08-22 07:27:02)
(刊于今日“快评天下”,有删节)
日前,上百名家长在送清华新生上学时,因周边宾馆爆满,最后露宿校园。清华学子们对此反应不一,有同情者,有问责者。而学校对此表示,已经尽力安排家长的住宿。(《新京报》8月21日报道)
和北大齐名的清华一直躲在被公众批得体无完肤的北大后面偷着乐。这一次终于被本校的学子们自曝家丑,上百名新生家长露宿校园的确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应该感谢这位网名叫大胃李的学生发在水木清华BBS的帖子,这足以说明新一代的大学生对父母有着深挚的感恩之心,也凸显他们对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视角。两相对比,清华对待学生家长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更具现实主义的讽刺意味。其实,无论公众和媒体批评北大抑或这次问责清华,均非针对北大和清华个体,而是拷问全体高校存在的弊端和痼疾。客观言,在高校新生秋季入学的尖峰时刻,各地高校都面临着送学的新生家长住宿尴尬的难题。但北大、清华为中国高校之翘楚,唯拿他们是问方才具有正本清源的普遍社会意义。
感此,问责清华,榨出的则是中国高校普遍缺乏的人文关怀。就此事件而言,学校的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诺大一个清华园要解决百余名家长的住宿问题实在是小事一桩,开放几间教师,让其陪自己的孩子挤一挤即可解决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是因为高校多年来形成的对学生傲慢的管理态度以及对家长视而不见的漠视态度,这两种态度唯独缺了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在社会进步,公众民主意识苏醒的社会大环境下,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和批判精神没有了讳莫如深或自我预设的障碍,敢于挑战任何于时代精神和公平正义不符合的现象。遗憾的是,社会在进步,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在增强,高校却以惯性的传统思维抵制与时俱进的时代潮流。高校的反应迟钝和固步自封才是导致其缺乏人文关怀的主因。
因此,面对社会的呼唤,高校应该摒弃掉象牙之塔的孤傲和执掌学术权柄的傲慢,放下身段重塑教与学的和谐关系。教学相长,乃是平等基础上的互相促进。现代社会,平等是人文关怀和社会正义的起点。高校应该看到这一点,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将真诚的温情抛洒给学生,并延及家长。香港名校到内地掐尖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开放的中国还会面对欧美世界级名校的觊觎。这些高校除了尖端的学术水平,更多是中国高校所没有的人文氛围。在香港的大学,最好的宿舍都是学生住的,欧美名校亦是。旅美学者薛涌说:狼来了,老虎还会远吗?
中国最好的学生纷纷外流,吸引他们的并非只是高额奖学金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国内高校缺乏的那点温情。说到底,中国大学缺失的是和国际名校接轨的现代大学的精神。何谓大学现代大学的精神,既非高楼大厦的面子荣光,也不是招来多少高考状元,而是对学生的招引力和影响力。这两种力量只有内在的人文关怀才可做到。正如当年徐志摩放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诱惑到剑桥就读一样,除了罗素大师的感召力,更多是诗人体悟到了剑桥对来自世界各地学生同样温馨的招手和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乐趣。
刚刚步入高校的学生一进校园就感受到了亲情被亵渎的屈辱和无助感,如此不近人情的校园会对他们的一生留下阴影。多年以后,他们还会对自己的母校怀有难忘的眷顾之情?
知耻而后勇者,也是智者。在社会的呼唤、境外高校的竞争之下,中国高校应该直面自身缺陷,自觉营造人文气息,酝酿师生关爱和谐氛围,才能构建世界级一流大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