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电联的辩解没有说服力

(2006-08-09 00:14:05)
在社会各界对电力行业高收入讨伐声浪不断,一些电力企业相继开始降薪行动之时,中电联副秘书长范继祥表示,电力行业的高收入是合理合法的。8月2日,他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说,舆论对电力行业高薪问题的认识过于偏激,“是不客观的”。 (8月8日《经济观察报》)
    范继祥先生认为媒体偏激和“是不客观的”同时认为电力行业的高收入是合理合法的,其实是在为电力部门辩解。冷静分析,中电联的这种辩解却没有任何说服力。
    电力行业高收入遭人诟病是社会现实,原因在于垄断体制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公平,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电力行业是否垄断?中电联的范继祥先生岁没有明说,但其所谓“从全球范围来看,没有哪个国家的电力行业不是由国家控制的”的逻辑判断证明了电力行业垄断地位的事实存在。必须厘清,公众和媒体并非是争议电力行业的垄断地位,而是垄断体制下形成的垄断高工资。中国很多国有企业实行年薪绩效考核制,企业的工资总额与企业经营效益直接挂钩。中国实行对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管理,根据国家规定企业效益如果增长1,那么工资总额将相应增长0.3到0.7不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副所长杨黎明认为,这项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漏洞,结果工资总额只能涨不能降,进而出现了垄断行业高工资的局面。可以这么说,电力行业高收入的“合理合法”是建立在合法制度“漏洞”基础上的。
    国家正在采取措施调整收入结构,实质上是在修正和改革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中电联拿有漏洞的合法制度辩解,自然没有说服力。更为重要的是,电力行业主动降薪已经充分证明该行业收入的不合理,是在明智地化解公众不满。中电联反而辩称电力行业的高收入“合理合法”只会引发公众和舆论的更大反弹和不满,使社会公众怀疑电力部门降薪得诚意,不利社会稳定大局。
    中电联要明白,即便媒体曝光的“抄表工10万年薪”的新闻有误,也谈不上舆论的偏激。因为舆论反映的是是电力系统高薪的事实和社会现象,而非炒作孤立的个体事件。无论范继祥先生以自己的退休工资作为论据或者列举中西部一般职工的年收入落差,都掩盖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客观数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曾表示,目前中国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比较突出。电力、电信、金融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到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到10倍之间。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因此成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焦点问题之一。媒体舆论跟进国家主管部委的客观分析而不附和中电联的声音就是“不客观”?
    有趣的是,中电联范秘书长以电力职工在网上跟贴喊冤来证明电力行业减薪的失当更没有说服力。一是任何既得利益者都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既得利益;二是电力职工的不满恰恰说明了电力行业内部收入的弊端和不公平。范先生一句“这次(降薪)可能对基层的干部冲击较大。”道破天机,基层职工不满的可能更多是对电力部门上层领导而非社会公众。或许电力基层职工感到自己成了社会舆论风暴下被高层抛弃的牺牲品。谁知道呢?!     
    强词夺理的辩解实在没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