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晨报:天之骄子何以一职难求?

(2006-07-22 09:06:27)
             (发表时,报纸有删节)
    近日,一项对全国近百所高校进行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据悉,该项调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举办,共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参加。(7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这不是个好消息。虽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但有六成的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凸显了天子轿子们一职难求的社会尴尬。为何会出现如此景象呢?
    其一,高校盲目扩招所致。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今年大学生的需求量将大幅下降,将由去年的214.1万个岗位下降至166.5万个,降幅达到了22%。同时,今年整个中国内地共有413万名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比去年增加了22%。而在广东,去年有24.5万万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而今年增加到了30万名,这个比例上升了22%。虽然教育部高招司负责人认为“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建5月22日《中国青年报》),但数字对比说明了一切。钞票印多了会通货膨胀,大学生多了自然也会贬值,这是很简单的逻辑事实。今年5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作出了适度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的决定。“十一五”期间,国家也明确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可见,国家宏观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高校盲目扩招带来的诸多弊端,就业难无疑是弊端之一。
    解决办法:适当缩小高校招生规模并实行高招体制多元化。压缩规模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高招体制多元化是适当扩大职业性教育规模。据统计,去年全国各校的一次性就业率仅有33.7%,而同期高职院校自我标榜的一次性就业率大都在90%以上。据权威人士估计,压缩其中的水分,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应在60%-70%之间。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紧跟市场需求,加之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强,在就业市场上比普通院校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实属自然。
    其二,不科学的专业设置所致。学以致用是高校设置专业最基本的原则。但是,如今各高校追求大而全的综合大学化,不切实际地大兴所谓的热门专业。这就造成专业水准下降以及此类专业的毕业生骤增,导致就业压力加大。目前,电子信息、财会、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以及许多文科专业就业压力最大。难怪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抛出了改革大学本科阶段专业设置的动议。
    解决办法,科学设置专业,摈除各高校基于功利性因素设置专业的自主权。
    其三,毕业生自身因素使然。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如果降低就业门槛,也是有饭碗可端的。在此点上,教育部要求高校毕业生将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放弃精英思维的说法并没有错。目前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怪圈,要么毕业分配不满意蜕变为消沉的“啃老族”,要么成为不敢走出校门和踏入社会的“考研族”。考研人数的增多,未来就业形势同样未可乐观。由于这一代大学毕业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吃苦耐劳精神上有先天不足。就业环境的残酷逼迫毕业生们要么回到父母的羽翼下要么呆在象牙塔的大学校园。
    解决办法:加强国情教育,培养高校毕业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学校和家长要鼓励大学生走向社会,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关键是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其四,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所致。一是整个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全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自然逃难这一就业窘境;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三是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四是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
    解决办法,加大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力度,逐步调整困扰和谐社会的各项社会矛盾,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由于中国发展势头强劲、稳健,一些结构性的社会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化会逐步解决。
    更为乐观的是,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受益国,在大学毕业生的用人比例上和世界市场经济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据统计,现今大多数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三分之二以上在企业工作,譬如在美国,企业中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其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0%,而我国在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从事直接技术创新的企业和部门普遍缺少所需人才。(见7月19日《中国经济时报》)随着中国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中国也会向这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看齐,未来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机会会大大增加。
    另一利好的消息是,随着香港大学向内地的渗透,包括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都面临着沦为二流的危险。这会逼迫着内地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上有针对性地向市场化靠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