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组织员工体检,我去放射科做CT胸部检查时,主任说要给我仔细看看,我笑说:“不用那么麻烦了,常规看就可以,肯定正常。”主任说:“那可难说,这次检查出好几个有问题的,大概有一半人多多少少有些问题。”我还吃了一惊。下午碰到保洁李姐,问她体检了没有?她说发现肺部有个结节,周四那天她请假体检,结束后就回家了,下午接到保洁科科长电话,让她去省人民医院复查,她去省院检查后,周五又回来上班,检查费走门诊统筹,报销了一半,等周一再去挂专家号就诊。
我看了李姐的CT检查报告:左肺尖见一分叶状结节,截面大小1.5X1.3cm,边缘似见少许毛刺,邻近胸膜稍受牵拉,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诊断意见:左肺尖分叶状结节,性质待定,恶性不除外。建议结合胸外科或穿刺活检。查看了李姐去年入职体检报告,当时只拍了胸片,正常。今年体检检查项目才升级为CT。我怀疑是早期肺癌,让她做好手术准备,提醒她周一让丈夫陪同就诊,并建议她丈夫戒烟。李姐诧异道:“哦,这个我还没想到,准备自己去呢,反正住得很近。要不要先穿刺呀?他是老烟民,可能戒不了。”海南女人真是贤惠,凡事都为丈夫考虑。
周二李姐来上班,说专家让住院手术治疗,已排队等床位,并办请假手续。我看李姐依然冷静有条不紊地工作,好像一点都不紧张,还挺佩服的,接触过很多被诊断恶性肿瘤的患者,大多是不敢置信,或崩溃慌乱,连我当年发现肺结核也忍不住委屈地哭鼻子呢!李姐说她母亲几年前也做过肺癌手术,一直在吃药,身体恢复得很好,所以也没什么可怕的。
李姐的手术很顺利,几天后发来冰冻快速诊断的电子报告让我看:术中送检:(左肺上叶结节)肺楔形切除标本,大小7.4X3.6X2.4cm,肺吻合口长7.4cm。距肺吻合口1.6cm,被膜下0.3cm见一肿物,大小1.5X1.3X1.2cm,切面灰白灰黄,质中,界清。诊断意见:(左肺上叶)浸润性腺癌。(网上报告仅供参考,最终诊断以手签纸质报告为准)
我高兴地告诉她:“您这个手术做对了!”
"还好是这次员工体检才发现,要感谢公司给我们每年体检。”李姐很感恩。住院一共花了五万多,报销了大部分,自己才出了一万叁仟元。
出院几天后常规报告出来,IHC:【3#/余肿物带肺被膜】TTF-1(+),NapsinA(+),EGFR(2+),CK7(+),Ki-67(热点区约8%+),ALK(1A4)(+)。特殊染色结果:【3#/余肿物带肺被膜】弹力纤维染色(未断裂)。
诊断意见:(左肺上叶结节)浸润性肺腺癌,非黏液型,低分化,晒状(70%),微乳头状(20%),实性(5%),腺泡状(5%),见气腔播散,未见脉管内癌栓,未侵犯肺被膜,肺吻合口切缘未见癌累及;肺组织及支气管切缘均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31。备注:建议来病理科行多基因联合检测(EGFR/ALK/ROS-1/RET/BRAF/KARS/NRAS/HER2/PIK3CA/MET)。(网上报告仅供参考,最终诊断以手签纸质报告为准)
我认为是早癌,手术做得很干净,应该不需要再进行继续治疗,定期检查就可以了。建议她去医院复诊时,如果医生让她继续治疗,不要贸然决定,再去别的大医院挂专家号看看,以免过度治疗。如果医生说不用治疗,就不用管了。李姐答应了。
半月后李姐复诊回来说,医生让她做基因检测,我一听就急了:“基因检测是自费项目,而且很贵,你又不需要继续治疗,你不要同意检查。”并且告诉她以前乳腺科黄主任曾向我咨询他妹妹在西南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做了卵巢癌手术,医生要求她做基因检测,黄主任问我的意见,我看了她的病理报告,认为不需要继续治疗,做基因检测的目的主要是看患者有无基因突变,有可能有家族史。黄主任妹妹是农民,家庭经济困难,于是我说不做基因检测也可以,黄主任说医生逼着患者做,我知道大医院的套路,告诉他不出钱不签字医生也没办法。最终黄主任的妹妹没有做基因检测。
李姐说她已经做了,她去复诊时,医生直接说需要做基因检测,询问她选哪个套餐,有8900元,12800元,16800元,36000元四种价格,当时医生很忙,催促她赶紧做决定,她就选了16800元的套餐,当时交现金,医保不报销,结果要半月后才出来。
我很气愤,告诉李姐,医生开单让患者到第三方机构检测基因,一定是有回扣的,可以向医院或相关部门举报或投诉。李姐是胆小怕事的人,不愿招惹麻烦,也许这笔钱也在她预算之内。
我无奈,叮嘱李姐,下次去医院,一定要告诉医生您的经济状况:夫妻俩打工,租房住,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儿子正在读中学,能省就省一些。李姐所在的保洁科还组织大家给她捐款,这些钱也要花在刀刃上呀!
想想看,有些医生利用患者的无知,让患者多掏了多少冤枉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