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新浪杂谈置顶、新浪论坛[坛爆点]推荐本文
(浙江大学位于玉泉校区的综合楼,9月17日凌晨,涂博士从11楼顶层跃下轻生)
博士遗书:
“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
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涂序新博士。在回国三个月后留下的遗书中的片断。9月17日凌晨2点,他留下了6页遗书,抛下了正在待业的妻子和正在睡梦中3岁的孩子。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走向了与死神拥抱之路。
关于涂博士的死因,社会上流传着许多传闻。 有人说,他是怀才不遇。浙大本来答应的东西后来没有兑现, 涂博士回国非但没有科研项目可做。浙大给他安排的租住房条件也极其简陋,连意料中的副教授职称也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无法评上,回国后每月两三千的微薄月收入也让经济上本就不宽裕家庭支出也出现了严重危机,涂博士的女儿不久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国内大城市的幼儿园收费不菲,比小学还贵。涂博士的妻子何晶也不顺利,她没能在杭州留下,只好一边住在老家带孩子,一边找工作。实际情况是,涂博士有一个家庭需要支撑。
夫妻二人虽然都是留学生,在美国有全额奖学金,但有小孩子要养,仍然不能在异国他乡存下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足以让他们在刚归国时作为缓冲。而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房价毫不逊色于上海。浙江大学紫金新校区虽然位于并不那么被看好的西区板块,每平方米价格仍然要直逼2万元。而浙大现在的100多套住房却与他无缘,因为据校方说那是要留给“大师”的,大师们可以拥有很多资源。
所有这一切的不如意,导致这位一向在亲友、同行眼中,自信开朗的涂博士就从逐渐焦虑到患上抑郁症,在自杀前一个月,他要服用药物帮助睡眠。人们都在猜测,涂博士是后悔加绝望,心高气傲,又无颜返回,所以一死了之。不知道在这死前的几个月里,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从满怀希望希望到满心绝望的心路历程,但是随着他的死,一切都无从考证了。
[子衿观点]:
怀揣许多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带着许多一时无法破解的谜团,一条美好而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遗憾和忧伤。读到这条新闻时,相信每一个人心头一定都是沉甸甸的吧?
难道偌大的中国,竟然不能给那些满腔热情立志报国的海归人员留下一处安静而干净的书斋么?
近些年来,关于中国留学生出国不归的问题,时不时地会在媒体上引发一番讨论。有人抱怨,如今留学生没有爱国心,中国的大学,尤其清华北大,已经成了美国的人才基地。其实情况并不完全象某些人想象的那样。虽然追求富裕生活是每个人的本能,但绝大多数的留学生还是怀揣一颗爱国之心,希望能够为自己的祖国有所贡献的,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只是经过多年的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后,他们发现国内的人文环境与自己的期望差距很大。大家很不情愿地看到,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中国的学术领域仍然没有纯学术研究的用武之地,而是金钱和关系的圣地和天堂。这就难免不让他们产生挫败感了。涂序新就是其中的一例,他的离开人世固然不排除其自身情绪压抑和心理脆弱的因素,但导致其绝望的社会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么?
前两天,刚看过一条《前北大副校长:不想女儿被玩弄就别在国内读博士》的社会新闻,说国内至少有70%以上的女博士都被导师“潜规则”过,令善良的网民们怒不可遏。今天,在浙江大学的校园里,这位刚刚从美国归来不到三个月的博士涂序新,居然采取跳楼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32岁的宝贵生命而原因只是:因为痛恨国内学术圈的“残酷、无信、无情”,...看到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丑闻和惨剧在现实生活中接连不断上演,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学术界究竟怎么了?一向有着“象牙塔”之称的高校现在究竟“黑”到了何等程度?刚归国3月就跳楼身亡,这位年轻的海归博士之死,究竟该由谁来埋单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