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老子”这个名字,在许多人眼里就是消极、保守的代名词,我也曾经这样认为过。
但近来我认真地研读了一遍老子,却生出了不同的感怀。
其实《道德经》里面并非全是“腐朽、没落”,它也有个“积极防御”的思想在里面。如果再上升一点认识高度,也可以看成是“运筹学”或“人生艺术”一类相近。尤其是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人类世界,我们不去侵犯别人,但学点自我保护,不光可以让自己少受伤害,某种程度上说,里面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比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中这样说:“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说得多好啊!
一切事循环相生,则弱必生强,强必转弱,弱是强的成长基础,强也会反成为转弱的。因此,老子强调‘守弱’,弱者道之动也。柔弱者所以能胜刚强,在于弱者较容易‘存活’下去,显现柔弱面,使其更易于保存生机,随着时间的发展,原先的弱者会转为强者,但变强以后,又可能趋于弱。如何使自己永不转弱,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守弱’之道。
守弱的要诀,就是虚怀若谷,永远努力找出自己的弱点,便可以维持住‘转强’之势。
要知道怎么守弱,我们可以学学水。
水之道,在于守弱。守弱方能厚积,厚积始可薄发。
一滴水,是那么的柔弱,微不足道。即使让这一滴水从万米高空蓄势落下,也不会有人在意这一滴水的力量。然而如果是成千上万滴水,咬定一处目标……我相信:你读到这里脑海中定会出现一个词——“水滴石穿”。滴滴弱水之所以穿石,就在于每一滴水都能守住自己的弱势,厚积而薄发。
涓涓弱水汇成小溪,叮叮当当,一路欢歌。然而,一堆土丘就能让它回流到转。但是,虽经千回百转,终能聚汇江河湖海,其守弱之力可见一斑。
一池水,盛于方则方,盛于圆则圆,于方圆之间尽守弱道。然不鸣则亦,一鸣惊人,一旦薄发,横空出世,摧枯拉朽。山川为之动容,惧其力,虽其流,撼天震地,令人敬畏。
人之为学,当如水之守弱,日常生活中厚积,实际应用中方能薄发。
为人之道,亦当如水之守弱,懂得守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认为,如今职场之人,学点道德经,还是很有必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