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服抑郁(四)

(2023-07-12 07:06:10)

            克服抑郁(四) 


                                谢文纬

 

据报道,癌症患者患抑郁症是正常人群的3倍,而抑郁症的失控或极端表现则是自杀。癌症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的20倍,中国是世界上癌症患者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癌症进入中、晚期,70%以上的患者会有疼痛,其中近30%的癌症患者会因“痛不欲生”,产生自杀的念头。 他们常常对癌症产生“误解”,认为癌症是“绝症”“不治之症”“患癌必死”,于是失去生存的勇气。 

抑郁症是一种持续情绪低落的精神疾病,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数据显示,有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可能死于自杀。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根据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统计,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群第五位死因。 

美国喜剧影星罗宾·威廉姆斯身亡后,人们发现这位将欢笑带到世界各地的影星患有抑郁症,也被称为躁郁症,其主要特征为患者不断经历狂躁与抑郁两种相反的极端情绪状态,躁时极乐、多动,无法入眠;郁时悲伤、无助,无法自拔,即使对喜欢做的事也提不起兴趣。据说,著名影星张国荣的自杀,就是典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他的遗书中寥寥50余字,内容充满沮丧和抑郁。 

对于一般人来说,想象自杀是非常悲哀和恐怖的事情,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想象自杀,完全是另一种感觉。晚上,当结束一天的煎熬后,随着思绪,想象着自杀,甚至有一种放松、温馨的解脱感。这与自杀式恐怖主义分子的死亡观有某种相似之处,他们不惧死亡,反而认为迅速死亡能与死去的亲人重逢;或者认为死亡代表生命的真正的永恒;或者认为死亡能与大自然完全合一;还有的抑郁者受宗教影响,认为死亡后会转世,以另一种生命形式活着。一个自杀式爆炸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回答:“那好像一堵又高又厚难以穿越的墙,将你隔在天堂或地域之外,神灵许给每个人天堂或地狱,所以,一按起爆器,立刻就打开了通往天堂的大门,这是你的一条捷径。”自杀行为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常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的痛苦。 抑郁症自杀前会有前兆,通常出现:失眠非常严重;陷入莫名其妙的感伤之中,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好像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和别人多接触;自杀计划或许蓄意已久,有的会表现出焦虑和狂躁,哭泣、留恋身边的人和事;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但还是有自己留恋的东西和放不下的感情;不注意个人卫生,自己的房间会很乱;和关系亲近的人说一些话,有可能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却说成是别人的。国外研究显示,各国90%以上自杀者的原因是由于罹患精神障碍造成。罹患精神障碍的人群中,患有抑郁症的人自杀率排第一 位。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情绪低落,常常无缘无故哭泣,心情一直处于低落的状态,并具有晨轻暮重的特点;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感觉不到快乐。我们不得不指出,自杀是非常可怕的,它不比疾病,得了病还有治愈或者延长生命的可能,自杀一旦“成功”,生命就不复存在。即便没有死,也常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国外曾有研究,多数人在有意识地实施自杀后都有后悔的情绪产生,很多人自杀可能只是一时的冲动,因此他们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怀和爱。 

癌症患者有自杀倾向者,就诊时常会对医生失声大哭。我年轻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患者感到束手无策,而现在作为一位有经验的老中医,我的应对策略为:开始先不劝阻,让患者尽情发泄心中的悲痛。因为患者倾诉,愿意把积压心头的负性情感宣泄出来,有利于后续的心理治疗。当患者哭声渐停,情绪稍稳,我便开始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心理疏导。我会告诉患者,由于环境污染、相关工业过度发展,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癌症已不是罕见的疑难病,而是常见的慢性病,我家中的亲人就有多位癌症患者,但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经过我的治疗,家中的癌症患者都健康地活着,唯一不同的是,每天要喝几杯中药。我的心理劝解,无形中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同时也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目前医学界对癌症的治疗依然还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许多患者有“恐癌”心理,与其说是对癌症的恐惧,倒不如说是对上述有毒治疗带来的痛苦的惧怕。这时候,我常常会向他们介绍无毒抗癌治疗系统。这种治疗不会给患者带来伤害,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即使肿瘤不能完全消掉,也能长期带瘤生存。我抗癌的理念是: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所以要与癌磨,不要与癌搏。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既来之,则安之,坚持服中药,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调整好心态,与癌长期做不懈的斗争,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癌症。 

根据我在临床上观察,出现自杀倾向的晚期癌症患者,往往是那些经过有毒抗癌治疗后的失败者,如手术后出现新的病灶,放化疗后病灶反而增长。面对这些残酷的治疗,患者感到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身体代价,却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他们看不到希望,便产生自杀念头。如一位鼻咽癌患者欲跳楼被医务人员和公安干警用气垫救助幸免死亡,与之谈心时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自己得了鼻咽癌并且已转移,“化疗实在太辛苦了”“家里也没钱治了,所以想一死了之”。实际上,癌症患者自杀的原因不全是因为病重无治,更多的是患者背后的经济、社会、家庭因素导致。而我遇到这样的患者,常常宣传无毒抗癌的理念,同时推出在经济上患者可承受的无毒抗癌治疗体系,列举一些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与癌磨,不与癌搏,与癌长期周旋,并最终战胜癌症。此外,一些医院的成功经验还表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自杀发生的可能性。他们对于晚期癌症病例的护理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从而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营造和谐的治疗环境,这不仅能有效防止晚期癌症患者的自杀倾向,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延长生命,甚至最终战胜癌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