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谢文纬
今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无字天书——易经的本源和推演》一书。这本书
与传统的《易经》书完全不同,
不是占卜算卦之书,而是用术数科学探索《易经》的本源,并认为《易经》的真谛都在无字部分。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易经》,我又写了一本通俗简要的《谢老讲易经》,共58节,每节约一千字。我希望有平台愿意与我合作,将其做成课程在平台上传播,就如我几年前推出的两个课程《让我们听谢医生讲中医无毒抗癌》与《营养大师李瑞芬的食疗养生宝典》都获得了好评和市场的认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我对《易经》的探索,我写了这篇更简明扼要的概括性文章。如果你能读懂,那么你就能读原著,成为高人。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在《易经》看来,宇宙由两个正反宇宙组成。宇宙中的恒星,可以看作是阳性的能量团,当能量耗得差不多时,就会形成越来越重、质量越来越致密的阴性物质,例如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这是宇宙中的“熔渣”,就像煤烧过后剩下的煤渣一样。宇宙中的“熔渣”会因为相互吸引最终集聚在一起,并且不断凝缩,最终收缩成一个新的密度无穷大的“宇宙黑蛋”。由于存在正反两个宇宙,因此正物质构成的“宇宙黑蛋”与反物质构成的“宇宙黑蛋”应该同步形成,随着引力不断增大,在“宇宙黑蛋”形成的后期,二者将会相互靠近,并且最终突破两个宇宙之间的屏障而相撞,于是引发了宇宙大爆炸,结果新的一轮宇宙开始了。
霍金的宇宙大爆炸论起源于热力大爆炸的观点虽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但经不起推敲,我要问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奇点从何而来?为何比原子还小的一个点,能爆炸形成浩瀚无际的宇宙呢?然而《易经》推演的“正反双宇宙蛋相撞引发的宇宙大爆炸”假则相对合理。
“无极而太极”只是万亿分之一秒的一瞬间,这是物极必反,阴阳转化,阴生阳的一瞬间,两颗正、反物质凝聚的“宇宙黑蛋”相撞引起湮灭反应,在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孵生出具有几十亿光年空间的阳性世界,而在巨大无比的空间中,只有光子存在,这就是阴生阳,阴转化为阳。宇宙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由阳转阴的过程,当阴盛到了极点,物极必反,经过几百万亿年,就会发生阴阳大转化,实行下一轮的宇宙大爆炸。
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衍生了万物,大到银河系、太阳系、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小到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物,再到微观物质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夸克等物质,无一例外的具有阴阳两性。然而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六十四卦。宇宙的阴阳体就是这样按照《易经》一轮一轮、一层一层衍生成更多的阴阳体,但新衍生的阴阳体不是简单的复制,阴阳体中阴阳也不是阴阳各半,子层的阴阳体数目与阴阳比和母层的阴阳体数目与阴阳比会不同。
宇宙中的阴阳体的产生不是无序的,不是随意衍生出来的,而是有规律的。在各个层次各个阴阳体,数目和阴阳比不是均等的,但在每一个层次或某一个局部,各阴阳体的分布是对称、互补、平衡的,并且每个层次的阴阳体的阴阳比在宇宙中是个定数,从这一点上说,宇宙是统一的。
阴阳比反映在一个阴阳体中阴含有多少,阳含有多少。虽然任何物质或事物都是阴阳体,都是阴阳混合体,但宇宙中没有纯阴之体或纯阳之体,只分阴阳体中阴或阳孰多孰少。一般说来,阴多阳少,则为阴体;阴少阳多,则为阳体。宇宙中阴阳体的阴阳比既然是定数,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术数计算出来?或者通过实验证明出来?其实阴阳比的定数来自宇宙,中国古代的圣贤们在几千年前仰望天空时居然观察到了,特别是在夜里仰望星空,当然这种仰望需要夜以继日,长年累月的观察,古人这样做了,终于悟出了宇宙的天机,并且用无字的图象记录下来,这就是河图。
河图
河图显示出阴阳连续,阴阳耦合之象。河图在古代本是星图,其中蕴含了宇宙的星象密码。我认为,河图最大的功绩是揭示了宇宙四象阴阳比的定数。
根据五行理论,北方为水,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东方为木,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南方为火,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西方为金,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中央为土,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
由此可见,金、木、水、火的阴阳比,是古人观察星象的结果,分别是玄武星象、青龙星象、朱雀星象和白虎星象。而说到土古人也含糊不清,因此土及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并不是观察星象所得,而是人为加进去的,因为土是指地球,实际上是古人坐在地球上观察星际,如果忽略土去掉土,便是四象的阴阳比。
河图口诀为一六共宗,为水居北;二七同道,为火居南;三八为朋,为木居东;四九为友,为金居西。这已经非常清楚地道出了宇宙四象的阴阳比,如果我们把北换成太阴,东换成少阴,南换成太阳,西换成少阳,那么四象的阴阳比也就昭然若揭了,即太阴一六,阳1阴6,分子式表达为1/6;少阴三八,即阳3阴8,分子式表达为3/8;太阳二七,即阴2阳7,分子式表达为7/2;少阳四九,即阴4阳9,分子式表达为9/4。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螺旋河图
河图数既然是象数,就表现出其独自的特点,首先河图数不是单数,而是双数、对数,是奇偶相配,一阴一阳的搭配,因为只有这样的数才能成“象”。什么样的“象”呢?我认为是“螺旋之象”,而且应该是双螺旋。只是这张河图虽然表现出了螺旋之象,但没有表现出双螺旋之象。我认为这张图如果修正,代表阳数的白点1、3、7、9按顺时针的右旋正转没有问题,是完全正确的;但代表阴数的2、4、6、8应该按逆时针左旋反转才对。
宇宙的衍生实际上是严格遵循《易经》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规律。衍生是按宇宙双螺旋方式进行的,即在无极生太极后,阳按顺时针右旋1、3、7、9不断衍生出阳数,逢5会自动跳过;而阴按逆时针左旋2、4、6、8不断衍生出阴数,逢0会自动跳过。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四象的阴阳比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依据河图四象的阴阳比推演出八卦的阴阳比呢?这就要回到《易经》的本源,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在衍生时依靠阳数1、3、7、9、11、13、17、19顺时针右旋,逢5自动跳过;同时依靠阴数2、4、6、8、12、14、16、18逆时针左旋,逢0自动跳过;这种正旋与反旋交织在一起的双螺旋衍生,在八卦这一层面阴阳各八个数,由于八卦从坤卦到乾卦,阴由大逐渐变小,故阴数从大排到小,即18、16、14、12、8、6、4、2;而阳由小逐渐变大,故阳数从小排到大,即1、3、7、9、11、13、17、19。当阴数和阳数按上述数字在各卦归位后,八卦的阴阳比数即可导出: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八卦的阴阳比
六十四卦以螺旋方式衍生时,依靠阳数1、3、7、9、11、13、17、19、21、23、27、
29、31、33、37、39、41、43、47、49、51、53、57、59、61、63、67、69、71、73、77、79、81、83、87、89、91、93、97、99、101、103、107、109、111、113、117、119、121、123、127、129、131、133、137、139、141、143、147、149、151、153、157、159顺时针右旋,逢5自动跳过;同时依靠阴数2、4、6、8、12、14、16、18、22、24、26、28、32、34、36、38、42、44、46、48、52、54、56、58、62、64、66、68、72、74、76、78、82、84、86、88、92、94、96、98、102、104、106、108、112、114、116、118、122、124、126、128、132、134、136、138、142、144、146、148、152、154、156、158逆时针左旋,逢0自动跳过。
这种正旋与反旋交织在一起的双螺旋衍生,在六十四卦这一层面阴阳各六十四个数,由于六十四卦从坤卦到乾卦,阴由大逐渐变小,故阴数从大排到小;而阳由小逐渐变大,故阳数从小排到大。当阴数和阳数按上述数字在各卦归位后,六十四卦的阴阳比数便计算出来: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这本书让你通过《易经》认知宇宙的真谛]()
六十四卦阴阳比
我们的世界是阴阳世界,宇宙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是阴阳,而这种客观存在的宇宙基本规律被我们祖先很早就观察到,并且用无字的卦符、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表述出了宇宙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这就是《易经》所要揭示的宇宙阴阳之道。
《易经》每个层次卦的阴阳比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各个层次的阴阳体数目和阴阳比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宇宙中每个层次的阴阳体的阴阳比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在宇宙不同层次的阴阳体数目和阴阳比是不同的,然而宇宙各个层次的阴阳比数应该是个定数,并且可通过《易经》推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