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出版的这本书曾经感动过很多人, 书中主要写我的两只爱犬,一只是斑点狗点点,另一只是拉布拉多犬小爱。书出版的时候,点点已经走了,小爱还活着,但如今小爱也走了,那么这三年小爱又是如何生活的呢?本书重印时,我特意写了续篇,写了小爱这三年的故事,特别是它最后离别的情景,附着在书的最后,使本书趋于完整,也为两只爱犬的故事画上句号。
狗的生命比人短,人活一年,相当于狗活七年,这使我们可以观察一只狗从出生,或者从一只萌狗到老狗,再从老狗到死亡的全过程。当爱犬还是萌狗的时候,你会感到它的可爱;当爱犬为一只成犬时,会感到它对你的依赖,同时也会感到它对你的忠诚;然而当狗老的时候,或者它生病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对另一生命负有一份责任。出于爱心,你会千方百计去照顾它,救助它;而当最后不得不和它离别时,常常是一场悲剧,因为面对这种生死离别的场面,你要品尝心的痛楚。
而我与常人不同的是,在半个世纪前曾在内蒙兵团当过兽医,我为马治病,并且与马为伍,当时和一匹中国与俄罗斯混血的小黑马成为至交,两种生命互救的故事成全了我的第一部小说《那年那月人马情》。兽医的经历使我更懂得动物的心理,不仅与马交为朋友,也与狗成为朋友。由于给它们看病,也练就了我的胆子,应该说比常人心理更有承受力,所以在爱犬身患绝症的时候,我不会把它们送到宠物医院,然后呆在家里等候消息,而是直接参与救治,并且是想尽一切办法的救治,这种对另一生命的关爱,自然也会得到它们本能的反应,那就是互爱的表达。点点与小爱在临终前都得到了我的治疗,那一幕幕场景总是难忘:
记得我一边抚摸着小爱的脖颈,一边为它扎针灸,看到它的嘴巴慢慢靠近我捻针的手,嗅一嗅,摇着尾巴,丝毫不抵触,反而享受着我的治疗,它习惯示爱的动作是抬起一支前腿,此时它也慢慢抬起,显然它是对我的治疗表示感谢。
点点最后的时刻也是这样,当病灶破溃后,每日为它清洗伤口。它躺在地上,我坐在一个板凳上,先用苦参洗涤液清洗伤口,然后再把几毫升双氧水注入创口,清除掉残余的脓水,接着我用镊子夹着蘸有红豆杉酒的棉球,伸进伤口深处反复涂擦。治疗会带来疼痛,但虚弱的点点躺在地上,却一动也不动,因为点点知道我在为它治病,无意中觉得自己的脚一凉,原来是点点在用舌头舔我露出拖鞋露外的脚趾,显然它也在向我示爱,这应该是狗对人所能表达的最真诚的爱。
当你真心爱一条狗,给予它爱的关怀,狗会懂得,它会用爱向人回报,当然每条狗都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养狗的人大都有爱心和同情心,同时也有责任心,因为你要下决心养一条狗,就要养它一辈子,还要为它养老送终。养狗给人带来的快乐是无穷的,但在与养了多年的狗离别时,所带来的悲哀却是刻骨铭心的,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以致很多人虽然喜欢狗,但却不敢养一只狗,就是不敢面对生死离别的痛苦。我养了两只名犬,与它们朝夕相处生活了十余年,而当它们在晚年身患绝症的时候,我又全力救治它们,直到不治。在它们离世的最后几天,我一直陪伴着它们,直到它们咽下最后一口气。我把这些细节都写在了书中,那是伴着眼泪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应该是个勇敢者,所以能把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到极至。
狗依赖人而生活,却给人带来另一生命的欢快和友爱,同时帮助人排解心中的忧愁和孤独。现在两只爱犬相继走了,我与爱人也下了决心,从今以后不再养狗了。因为虽然养狗曾带给我们快乐,但说心里话,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烦恼,室内外的卫生环境会因为它们变得糟糕,出远门旅游也常因为它们而搁浅,所以随着小爱离去,除了因不舍而难过外,也多少感到一种十几年来没有的轻松。
点点与小爱现在已离开了世界,离开了人间,离开了曾经与它们相伴生活了十几年的我们,但它们留下了自己的电视节目,留下了写它们的书,它们的故事会被人记住和流传,它们没有枉来世界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