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upa倡导大学生学开源软件就业创业

(2008-11-21 12:15:53)
标签:

就业

开源软件

谷歌

linux

中国

杂谈

分类: 海量IT

lupa倡导大学生学开源软件就业创业

    年以来,华尔街风暴导致了美国金融的溃坝,泥沙所到之处,全球关联产业颇多受伤,作为金融等几乎所有行业的供应商,IT业当然无法幸免。统计表明,一个华尔街的岗位会带动两三个其它行业的岗位,对IT行业,这个比例还要更高一些。所以,在如此的金融危局下,IT生的就业形势自然也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了。   

    虽然宏观经济不景气,但IT生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独特的机会,这就是学习和参与“开源软件”的开发。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土豆效应认为,经济低潮时,土豆反而会涨价。用这样的思维我们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将会给开源行业带来一个空前的机会,简单的说,开源软件由于其免费或低使用成本的特征,不仅可以使用户受惠,也可以给程序员一个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更何况,微软的黑屏事件也促使我们不得不直面信息安全问题,同时,民族软件产业的发展也对软件基础人才教育提出了更现实的要求。

    和任何行业一样,软件行业也有自身的发展和变革过程,当前变革的主旋律就是开源。迫于外部压力,即使顽固如微软,也开放了部分源代码,以改善其长期垄断的形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软件源代码的开放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单就技术角度来看,开源软件已经可以替代甚至超过商业软件,早已不仅仅是理想主义者眼中的免费软件了。

    当然,免费是开源软件易于传播的主因,但开源却并不只是免费那么简单,而已经成长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了。美国红帽公司在四年时间内,就成为全球最好的LINUX供应商,并成功上市,而LINUX就是开源的。因为旗下的浏览器Firefox的流行,开源公司Mozilla的大部分现金流居然来自谷歌,因为要成为Firefox的默认搜索引擎,谷歌必须而且有兴趣付钱。

    宏观上来看,开源软件的赢利点颇多,不但可以出售支持服务,还可以与硬件厂商联手,更有传统的捆绑广告等。就像律师和医师等行业一样,虽然专业知识都是公开的,但却并不妨碍他们赢利,原因就在于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开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有收费的增值服务,开源软件能够赢利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如今,欧洲不少企业的IT部门在实施新的应用前都会分析:是否有开源软件可以替代?

    开源软件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日前中科龙梦展示的龙芯笔记本“逸珑”,就是一个是非常好的例子。该款电脑是全球首台真正全开源的产品,甚至开源到了BIOS层面。逸珑平台使用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全新的桌面导航,按其规则开发的任何软件,直接就可被系统识别。举例说,在这个架构下,只要连上电脑,优盘上所装的软件就可以在桌面上自动生成启动菜单,免安装。

    所以开源是一个十分诱人的领域,但怎样才能和大学生就业联系起来呢?

    作为开源软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LUPA主席张建华是这样回答的:“开源软件将为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

    LUPA(www.lupaworld.com)就是开源高校推进联盟,是“中国开源模式”的缔造者,也是中国Linux产业战略联盟的核心发起单位。LUPA主张软件自主创新,围绕“就业与创业”搭建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直接与产业对话,扶持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是解决目前我国“就业瓶颈”的理想模式,现在该模式不但得到了教育部的批文,还得到了IBM、英特尔等企业和北大等高校的支持。

    受限于资金和人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开源软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让企业不必在购买软件上投资,只要聘用受过开源培训的程序员,就可以利用开源软件实现信息化,仅此一项,不但能给开源人才提供几百万个就业机会,也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购买国外软件的资金。

    LUPA平台致力于普及开源教育,召集开源人才,以期扩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目前,LUPA已有清华、北大、浙大等400余所大专院校加盟,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开源社团组织。这个模式使学生在校就可以直接接触将来面对企业的具体技术问题,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可以直接开公司,这个平台都能够提供全面的支持。

    开源是一种精神,开源是一种理念,开源是民族软件产业的希望之所在。LUPA是中国软件业的一块绿洲,是IT生就业的一大亮点,相信假以时日,这个独特的平台一定会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发展民族信息产业方面做出独特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