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里,俺说过“
西堤的老桥枯树边,有许多牌子,其中一块写着乾隆登极时间是1735年,另外一块写着1736年,看来颐和园管理当局对这个事情还是有争议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俺经过两秒钟的认真考证,终于有了重大发现:乾隆登极时间是乾隆元年!不知园方认可否?”
正如同学们所料,当局并没有说认可否,倒是有不少同学认为“登极”的说法不合适,应该用“登基”。比如Cindy,比如蹦豆。虽然,这些同学也基本上属于吃饱了瞎操心。
这个其实俺也不甚了了,只是在电视上看到以说书为生的伪历史学家们老是用“登极”这个说法,俺也就学着用了,不知是否效颦。但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俺还是上网看了看。
结果,网上的同志们都说,登极=登基,JUST LIKE西红柿=番茄,还举了不少例句,这些鸟人也不知道累。
不过,俺认为,要真的说这两个词有区别,也是可以的。比如,在词霸上查一下,可以发现,登基=ascend
the
throng,可查“登极”,居然没有结果,可见,至少“登极”是不常用的。还有“登基”只有一个意思,但“登极”好像同时还是及物动词,除了登基的意思外,还可以说“我登极泰山”,也是正确的,但如果说“登基”泰山,搁现在,可能会被认为你吃多了三鹿,要是搁前清的话就没这么客气了,那是要不留头的。
另外,这考据瘾一上来还真不好收招,因此俺又乘胜考证出了几个类似词汇之间的区别,例如,登基VS加冕,登基VS坐床。
当年在欧洲,教皇才是至尊的,即使贵如国王者,上任时必须要教皇为其加冕(coronate/crown),所以国王如要得到世人的承认就一定得crown方可,不像咱们这么方便,自己枪杆子一挥,就得了。至于活佛坐床,特别是达赖和班禅,在西藏和登基差不多是一样的,因为政教合一嘛。“坐床”是指用来坐的床,该床只能用来坐,而不能躺。坐床仪式标志着能正式成为有实权的活佛,达赖、班禅的坐床典礼更隆重。
史载,1735年9月3日,雍正皇帝死后第十天,乾隆继位当日立下誓言:“先帝康熙治国六十一年,如果上天眷顾,让我也有同样的机会,我不敢超过先人,执政满六十年,就将皇位让给儿子”。六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当年的金口玉言一定得兑现,在授受大典前夜,百感交集的乾隆又少不了赋诗一首:“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此可供颐和园的同志们免费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