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政府“遏止房价过快上涨”调控信息的广泛传播,到两会期间市场热议“楼市泡沫”,再到今天房价疯涨,期间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市场,虽然调控始终是背景音,但上涨却是主旋律。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揪心,百姓纠结,专家现在都已经在呐喊疾呼了。
昨天看了赵晓教授的文章,从赵晓教授的文章深刻感受当前房价飞涨在他眼中问题的紧迫性:“调控房价上涨过快、避免楼市新一轮疯狂已迫在眉睫。而调控的政策工具箱主要有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和财税政策。全面理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政策的关键是要靠土地制度变革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化,但近期的调控亦需坚决果断,且要以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主。”
赵晓教授为政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想这些观点今天看来也是需要政府再反复决策定夺的。关于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下我的观点。
1、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状况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销售状况:在政府一轮又一轮调控政策的陪伴下,两会后首先以北京房地产市场为龙头,从而带领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并且逐步扩展到杭州、南京、武汉等二线省会城市,而且这种趋势有逐步持续扩展的趋势,在上涨过程中,成交量持续放大。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状况:虽然政府在放大土地供应,但是因为2008年调控的原因,当时进入市场的土地缩量,所以今年不少城市进入市场的项目少,商品房数量也少,这种情况不只是北京,就连属于河北三河市的燕郊都是这种情况,销售的项目少,供应量太有限。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状况:城市化45%说明未来3亿人进城是必然,更何况不少已经进入城市的人还处在购房需求没有满足的状态,这样强劲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之间形成显著的对比。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状况: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目的不是让房地产市场下跌,只是希望上涨速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所以调控政策相对温和,无论是税收政府还是信贷政策,分寸都是在控制速度上,而不是改变方向上。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买房的信心状况:老百姓经历了过去房地产30年的发展,过去10年的房地产经历性成长,尤其是2008-2009年调控后疯狂上涨的切肤之痛,并且在两会前期盼的等待又被暴涨惊吓后,已经很少有人敢看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甚至有的人看空但不敢踏空,这也是当前不少城市售楼如卖白菜或者比卖白菜还疯狂的原因。
2、调控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做了以上的分析,我们会发现,面对供应问题、需求问题、调控政策、市场信心这些因素,未来的调控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并不是简单的供应不足,需求旺盛,政策优化,关键是老百姓不敢看空、被动看多的信心,换言之,2010年不少老百姓已经仓促上阵成了抢房的主力军。
作为消费和投资功能的综合体,房地产具有典型的投资品种的特征:市场信心对于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市场信心强,大家敢于大胆做多;市场信心不强,大家会隔岸观火。现在的情况,恰恰是买房的意愿强,也无论是被动的、主动的,还是自愿的、被吓出来的,都形成真正的市场成交,形成客观的市场支持。
在中国,房地产这样的有投资属性的市场,市场方向首先听政策,在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以维护市场稳健上涨为目标的情况下,市场方向基本明确;市场方向明确的情况下,影响市场走势的少不了市场信心,如果想保证本轮调控达到预期目标,那么首先得适当调整老百姓对于楼市的信心,但这种调整有很大的难度。
2009年春节后,CCTV2关于2009年房价趋势的专题节目中,除中体奥林匹克的陈顺、太平洋顾问的贾卧龙和我外没有人会看涨,在场的老百姓也是如此,但2009年的惊天逆转对于所有人都是教训,在这样的情况下,听了调控会胆颤的人其实越来越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谜底,那就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房价涨已经不是秘密了,对未来的期盼,奠定了不少人的信心,这给调控带来了压力,所以我说楼市信心是调控最大的挑战!上周中央媒体聚焦楼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市场信心泼盆水,冷却一下热度,未来发展还需要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