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 财富故事会12号关于我的报道
(2008-12-21 19:36:24)
标签:
考研易铺网财富故事会cctv2陈建明田园it |
分类: 成长之旅 |
节目的视频见以下地址:http://space.tv.cctv.com/act/video.jsp?videoId=VIDE1229060487507654
“商铺军师”的文字内容如下:
主持人:话说200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家住北京的施薇兴冲冲地来到了邻居田园家,她想把一件高兴事讲给这位邻居听。可进了田园家不到半个小时,她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而且气得是一夜都没合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施薇的好心情一下子变糟了呢?
解说:施薇本来是想告诉田园她刚选中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店面。
同期:田园
施薇就说她这个店在哪儿,包括那边将来会特别特别好.施薇觉得挺理想的,还给我很多前期的一些,租金上优惠条件。
解说:
施薇在北京从事服装生意已经十多年了,在繁华的地段拥有两家生意不错的小店。但她一直筹划着能把生意再做大一点,找了好几年,才发现了一个特别满意的店面。
同期:施薇
可以说我九成都已经定了,就差最后交钱了。
解说:田园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很为施薇高兴,两个人还一起讨论起新店未来的规划。本来这个夜晚应该是在一片欢笑声中度过的,可正在这时田园的丈夫陈建明走了出来。
同期:田园
他就老探过头来问,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啊?然后商铺到底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商场还有周边的环境怎么样?
解说:平时施薇很少见到陈建明,每次她来找田园聊天时,即使陈建明在家也总是打个招呼就回房间继续工作。在施薇的眼里他是一个神秘的人物。
同期:施薇
我总觉得离我自己很远。
解说:这一次,陈建明听到他们的话题后,却一反常态。主动发表起意见来。
同期:陈建明
从过去几年经验来看,这种楼绝大部分都会出现关门的状况。
解说:施薇听完陈建明的话心里很不舒服。
同期:田园
反正对于施薇来讲应该是一盆冷水吧,施薇那天说实话,从他们家走了,晚上也是没太睡好觉,挺郁闷的一晚上。田园,你老公怎么这样啊。
解说:为了安慰施薇,第二天一早,田园给她打去了电话。
同期:田园
我告诉她,我老公他的话可能不是特别好听,但是我觉得你可以考虑考虑。
主持人:施薇感到很生气,考虑什么呀?自己干服装生意这么多年,凭经验看,这个店面绝对不错。再说找这个店花了好几年,够慎重了吧,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价格这么优惠的店,怎么就被这个陈建明说得一钱不值了呢,他又没做过服装生意,凭什么说不行呀?
解说:后来施薇听田园一介绍才知道,原来陈建明经营着一家名叫易铺网的网站。从事的工作就是帮别人挑选店铺。他的意见有时确实会让别人听了不舒服。
同期: 陈建明
一般人还是希望听到别人祝贺的声音,或者说比较积极的声音。但从我的一个职业习惯来讲,绝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往往是需要冷静的考虑问题。
解说:后来施薇认真地考虑了陈建明的建议,觉得其实不无道理。
同期:施薇
当然不是说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是风险真的原来比我想象的要大,有很多我没有考虑的因素。
解说:陈建明一边劝施薇放弃看中的那家店面,一面建议她可以把现有的店面改造一下,准能增加收入。施薇接受了她的建议,把原来的小店从一层改造成了两层,营业额因此大幅提高。而那个曾经被施薇差点租下的店面,半年多过去了,却果真像陈建明说的那样生意一直相当惨淡。
同期:个别有几家去开了的店铺,他们基本上在那儿睡觉,就那种感觉,特别冷清。所以我觉得,还是听听专家的意见,还是比较理智的。
主持人:你说这个陈建明还真挺神的,这店能不能赚钱他一眼就能看出来,难道他像算命先生那样能掐会算?当然不是,其实这里面都是有科学道理的,这是门学问。那陈建明是怎么学会这手绝活的呢,这还得从他在房地产行业多年的经历说起。
解说:陈建明出生在宁夏的农村,从小在亲友们的眼中他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1988年他考上了清华大学水利系更是让他的聪明在县里出了名。大学毕业后,他没有老老实实去当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而是在北京干起了为外国人租售房屋的生意,很快积累起了一笔财富。随后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他又考上了北大的MBA。成了一名同时接受过清华和北大两所名校教育的人。
同期:陈建明
2002年从北大MBA毕业的时候,给学校的留言就是,清华教我怎么做、北大教我怎么想。
解说:2000年陈建明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田园,那时他的精明让田园深深地佩服。
同期:原来我们家出租写字楼,在几年以前大家都是用美金结算的。他就一直告诉我,一定要用人民币。我刚开始不太怎么相信,因为没有人会去怀疑这个事。但是后来我还是听他的了,最后用人民币签的合同,后来果然美金的价格跌的特别厉害,用人民币特别划算。
主持人:陈建明一句话,田园就少损失了不少钱。田园一看,这个男朋友没找错,有他这份聪明劲,自己未来的日子肯定是错不了,于是她放心地嫁给了陈建明。可谁知结了婚,她却发现丈夫并没有想得那么聪明。
解说:2003年,陈建明修完了北大国际MBA课程,又杀回了房地产行业,但这次他不再做房屋中介,而是看中了一个冷门行业——商铺交易的中介。他办起了易铺网。
同期:从2003年国内有两千多万开店的商户,到目前为止有三千多万,投资商铺的人规模也比较大。这个群体如果说我们有能力为他们做好服务,让他们用这个平台,那它一定会有价值。
解说:陈建明的计划乍听起来挺不错,但随后在打听了丈夫经营网站的思路后,田园却突然感觉不太对劲了。因为按丈夫的想法,这个网站将是个赔钱的买卖。因为在易铺网上既有求租商铺的信息,也有出租商铺的信息,双方只要发现条件合适,就可以通过留在网上的联系方式进行洽谈,既不用密码也不用注册。完全免费。
同期:田园:
我们招的人,然后投入设备、投入成本,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去盈利的方向。
解说:陈建明告诉田园不要老盯着眼前的得失。网站早晚会盈利的。
同期:陈建明
如果说每一分钱都去计较的话,你真的不可能有大的收获,如果说你想得到大的收获、大的成长,一定在利益方面不能斤斤计较,
解说:田园觉得陈建明说得有道理,可陈建明并没有告诉她网站什么时候才能赚钱,田园的心里怎么能踏实呢。
同期:田园
就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做这么一件事光花钱不挣钱。但他还是总是有他的那一套理论,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不要光看眼前,挣大钱是,大钱在后面呢。
主持人:一转眼一年多过去,眼看着两个人辛辛苦苦挣来的几十万元积蓄已经无声无息地投入了网站,盈利却还是没影的事,田园心里这个急呀,但对陈建明她还是很有信心,因为她知道家里还有一件宝贝,只要有这个宝贝,哪怕是家里的钱都花光了,一样不用发愁吃喝,这是件什么样的宝贝呢?
主持人:刚来说到了陈建明的网站一年多就扔进去了几十万元,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这可把田园心痛坏了,但她并不担心,因为她知道家里有样宝贝能让全家吃喝不愁,这是件什么样的宝贝呢?
解说:2002年的时候,陈建明的MBA学业完成了,可回到家里,他却逼着田园听他讲起课来。
同期:一个商铺要有12个因子,什么可视性因子,特别理论的一些东西。然后他自己总结的。还有把商铺分成市场类的、购物中心类的、商业街类的,分成好几大类,然后还有一些数据。
解说:对于这些枯燥的理论,活泼好动的田园根本不感兴趣。
同期:田园
他说不管你爱听不爱听,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反正这个事咱俩一定得一块把这个事干完了。
解说:陈建明不单逼着田园听课,还要把他说的给整理出来。
同期:田园
因为他说出来其实是没有什么头绪的,他基本上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我们俩吃完饭,大概从八点多钟开始干这个事,一直做到12点。坚持好几个月呢,小半年吧。
主持人:这时候两人结婚才一年多,又没有孩子,正是抓紧时间享受二人世界的好时候,按理说下了班一起看看电视,散散步,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这多好呀?,可陈建明为什么非逼着妻子听自己讲这些枯燥的理论呢?
解说:原来2002年陈建明接受了一个开发商的聘请,参与筹备一个全国最大的购物中心,他觉得这是一个了解商业地产行业的好机会。
同期:陈建明
从前期的策划、设计、招商、融资各种工作都是我在做,如果说我能够通过这个项目实际的操作。能够很好的做整理,梳理出一个有利于国内这个行业发展的模式也好,或者说方法也好。我想不止是满足了我个人的成长需要,也能够对行业有一定的参考,
解说:他每天工作中都有很多收获,想要总结整理出来,但这需要一个倾听者,需要有人给他意见。而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就是田园。
同期:陈建明
我很多新的观点,都是在跟她交流的时候讲出来,我觉得她是我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个听众。
解说:一年过去了,陈建明筹备的这个项目最终被放弃了。但他本人却有了巨大的收获,他整理出了一份商业地产行业的调研报告。很快就有开发商提出要高价收购他的报告。
同期:陈建明
比如说一套几十万买走。
解说:但陈建明并没有卖掉报告的想法。
同期:陈建明
的的确确在写报告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针对某一个开发商用途。
解说:可是创办了易铺网后,网站运营急需资金,田园觉得不如赶紧把这个宝贝卖了,为公司换来急需的资金。而陈建明却另有打算,他要把这个报告出版成书。
同期:田园
我觉得出书不但不能马上拿到那些现金,还要自己再往里搭钱。而且这个书出来,销量到底会怎么样,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未来都是一个未知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钱啊。
解说:田园觉得陈建明这是又出了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怪”招,而陈建明却显得很得意。
同期:陈建明
我希望这些报告能够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的开发商今后投资开发的指导工具。能够给很多开发商指导,教他们怎么来做投资、做融资。对一般的投资来讲,教他们怎么做商铺投资,我只要说这些书它只要能够给社会带来社会效益,我的判断是绝对不用怀疑市场会不会帮你?
主持人:这下田园对陈建明可真是有点失望了,张口闭口要把眼光放远,相信市场自会有回报,可现在网站已经快维持不下去了,不想着赶紧挣钱。难道还等着别人上门来送钱不成。哎,别说,没过多久,人家还真送上门来一个挣钱的机会。可让田园更生气的是,这送上门的机会又让陈建明给推掉了。
解说:易铺网不断上升的人气,吸引了不少急于出手商铺的开发商找上门来。
同期:陈建明
2005年有一个边贸项目,如果说按照开发商的承诺去做代理销售的话,一个项目的代理佣金应该是在一千多万。
解说:可陈建明经过了认真地研究后,觉得不应该代理这个项目。
同期:陈建明
项目本身应该从长期来讲应该还是不错的项目。但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讲。如果说按那个价格去做的话,它是透支市场的发展。对投资人来讲短期会有比较大的风险。所以说,考虑了这些因素,还是觉得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伤害这些投资人。
解说:田园不愿意让陈建明再把这送上门的机会放走,她劝陈建明再仔细考虑考虑。
同期;田园
易铺网啊,易就是交易么,作为一个商铺交易的平台。我觉得帮开发商做商铺的推广其实也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儿。是商铺总有它自己的价值,你只是把这个价值好好的说出来,然后有一些其它方面我们不说,也不算骗人,所以我觉得这事其实是可以做的。但是不管我怎么劝他,他还是坚持不愿意,他不愿意去做。
主持人:陈建明一次次做出让人难以理解决定后,田园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丈夫怎么变得这么固执,这么怪了呢?正在她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陈建明又出了一个怪招。2006年2月的一天,陈建明突然宣布,要把公司的面积和员工人数扩大一倍,他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么反常的决定呢?咱们广告后接着说。
主持人:刚才说到2006年2月,就在易铺网的经营越来越艰难的时候,陈建明突然决定把公司的面积和人数都大幅增加。公司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他为什么非在这时候再增加一大笔开支呢?
解说:陈建明告诉员工,赚大钱的机会就要来了。
同期:应该说我是做了很多市场调查之后才做的判断。
解说:可网站免费提供服务的方式没有变,网站一直靠陈建明为别人做一些投资方面的顾问业务,勉强维持运营,每年根本也没什么结余,他上哪儿去赚大钱呢?
同期:陈建明
其实他们不理解也很正常,
解说:但和陈建明预料的一样,到了2006年下半年,公司的经营状况果然神奇地好转起来,广告销售一空,一下子得到了近百万元的广告费。咨询的电话此起彼伏,陈建明开始忙得不可开交。大家都纳闷,公司的生意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了呢?
同期:陈建明
在前几年其实我在全国各地看了很多大的项目,陆续都是在06年到最后的阶段,所有的项目其实都需要引进商家。
解说:陈建明不仅知道2006年大批开发商有招商的需求,更知道,他们到时候一定会来找他当顾问。
同期:大多数过去从事住宅的开发,对于做商业、做商场都不太熟悉,或者不太懂行。那么他们需要我这边给他们整个项目提供整个全程的服务,策划服务。
主持人:陈建明几乎没有打过广告,也不会去上门主动拉生意,他怎么知道开发商有困难一定会找到他呢?其实这一切信心都来自于他出版的那几本书。这些书对他来说比广告作用还大。
解说:石继强在天津的一家公司负责招商工作,他们公司两年前决定开发一个大型购物中心项目。
同期:石继强
这个购物中心不是仅仅定位于天津。而是我们要辐射京津以及华北,甚至整个华北地区。。
解说:但在开发购物中心过程中,这家公司遇到了很多难题。
同期:陈建明
他拿那块土地面积很大,八十多万平方米,周围的话又是属于天津比较偏的区,整个区才不到三十万人口。那么大的土地,在之前按他的设想喜欢做一个特别大的商业。那么大的商业中心它也有犹豫,怕市场撑不起来。
解说:这家公司请来了国外的专家为购物中心进行了规划,但结果让他们觉得并不满意。
同期:石继强
毕竟国外专家到中国有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还有一个他对国内市场了解的问题。 光从设计概念去理解购物中心是有偏颇的。
解说:这时候石继强无意间发现了陈建明写的书,准备好好研究一下。
同期:在陪老板出差的时候碰巧老板也看到我读这本书,老板也被这本书吸引住了。
解说:这本书解答了这位董事长许多的困惑,让他对陈建明十分感兴趣
同期:石
还有很多他没有想到的问题,在书里也有一些体现。所以说觉得这样的行业专家需要我们去嫁接一下。
解说:石继强以最快的速度找上门来,聘请陈建明作为他们的投资顾问,而陈建明与他们签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这个项目泼了一盆凉水。
同期:陈建明
如果说2010年开业的话,这个地方大家乐意来开店的地方顶多有十万平方米,这样的话过去设计四十万平米很显然有问题。
解说:根据这家公司的能力和市场状况,陈建明很快给了他们一个合理的改造方案。
同期: 陈建明
不是去摊大求全,而是实际的考虑市场的需求,缩小商业的规模。项目按照我们当初的建议,把当中比较大的面积转换成住宅。并且考虑整个项目开发的周期,合理来做分区。
解说:在得到陈建明的指点后,这家公司开发和招商的工作都进展得相当顺利。。
同期:确实在这方面来讲的话,我们一定要是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情。
解说:因为受到开发商的信任,从2006年开始,易铺网的广告收入和投资咨询的收入都快速增长,这时田园才明白,陈建明当初看似有钱不赚的两步怪招,正是他有远见的两步妙招。
同期:易铺网其实在国内几乎是大家都用的唯一平台。从网站他只能找到我。另外真正在国内能够写出,并且已经写出来,指导大家包括做开发、做融资的书,无论是从书还是从网站,我相信只能找到我。
主持人:陈建明商业地产行业已经是个很抢手的专家了,但他仍然不断地做出让人难以理解的怪事,比如有些开发商“热情”地请他去办讲座,目的是想让他在讲投资常识的同时,顺便帮着推介一下自己的项目,而每次陈建明讲的内容经常是让开发商大失所望。
同期:经常给个人投资者会讲,购物中心的商铺不能买、商场的商铺不能买、太大的项目商铺不能买、没有管理的商铺不能买、开发商第一次做商业地产的商铺要谨慎买、面宽太窄的商铺也不能买、进深太深的也不能买、整个项目从规划设计方面没有考虑到一些硬件条件的也不能买、没有基本的这些停车交通保证的这种商铺也不能轻易去买,总之给投资人提供了很多大家避免风险的方向。
解说:听了陈建明的讲座后,一些本来跃跃欲试的投资人会变得谨慎起来,甚至会放弃了投资商铺的想法。这让邀请陈建明前来讲课的开发商感到很失望。但陈建明却觉得自己就该这样。
同期:说实话底下坐的一大半都是中老年这些长辈人,大家可能很辛苦挣来的钱,希望能够投资,有很好的收入。那么看见这些朴实、普通的长辈,从我来说,我是希望能够帮助他们。不仅一方面少犯错误,另外的话能够有很好的收益,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良心或者责任心的考虑,也是易铺网它长期发展的基础。
解说:每天陈建明都要抽出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网站的论坛上回答大家的问题,虽然和这些网友们从没有见过面,但他能从小小的电脑屏幕里看到无数张充满期待的脸,他们需要有人在开店的路上指点迷津,而帮他们答疑解惑是他的特长,是他的乐趣,也是他的责任。
同期:陈建明
这当中即使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人通过易铺网找到好的店铺,找到了好的投资机会,赚了钱,或者避免了风险,对我来说是特别高兴的事情。其实他们投资商铺、赚钱、开店,或者说因为易铺网避免了一些风险或者损失其实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易铺网本身不收费,但是我会觉得特别的高兴、特别的开心,因为给大家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主持人:现在易铺网已经拥有一百多万的注册会员,每天有四五万人次浏览这个网站,因此网上有人送给陈建明一个绰号,叫中国“铺王”。但陈建明更愿意把自己比作一座桥梁,一手连着投资人,一手连着开发商。帮人们选铺,帮人们开店,帮人们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