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暗战老板职业经理人激励 |
分类: 《职场知多点》专集 |
无心听花语围脖http://t.sina.com.cn/joshualin欢迎关注!
草根名博“原创基地”推荐
《职场知多点》之母子暗战
(文/无心听花语)
最近,业内一民营集团老板很是头疼,下属公司职业经理人居然屡次拒绝集团公司派遣任命的副手。这不禁让人疑惑,都说母子连心,母子公司缘何就不连心了呢?暂时撇开所谓管理者的个性问题,我认为其问题的核心还在于制度上。
民企,老板是第一位,而制度往往退居二线。即便是那些民营上市公司,看似公司治理制度很完善,其内部管理大多实质上还是“老板第一”。既然是“老板第一”,为何打工的会公然抗拒老板的决策呢?莫非真是老板“广开言路、容纳不同意见”发挥了作用?当然不是,而是职业经理人内心对民企制度的不信任。用业内土话说,职业经理人怕被“摘桃子”,大意是自己辛苦多年,替老板打下的江山,正是享受丰厚果实的时候,果实却被别人抢去吃了,岂不冤枉?
从企业管理的风险管控上看,老板增派副手无疑是合理的。一个企业尤其是长期游离于外地的下属企业,其发展若全寄托在一人身上,企业运营风险显然偏高。增派副手,则可避免这一问题。一是避免职业经理人突然离职无人为继,二是避免职业经理人能力与企业发展不相匹配时勉强留用,三是避免企业“一言堂”现象,脱离集团管控范围之外,导致管理失控延伸出诸多问题,如集团决策落实不到位或执行偏差,甚至阳奉阴违。
从企业内部管理有效性上看,老板增派副手也是合适的。企业管理,已经是讲究团队合作的时代了,不是单靠一人之力所能掌控的。特别是企业运营多年,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先“单打独斗”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延续。就以案例中的职业经理人为例,他一人兼管市场企划、经营管理、行政人事、财务管理、公共关系等多个部门,除了技术部门业务不管外,几乎是他一个人全管了。如此一来,相对软性的工作或许他还能应付,比如行政人事、公共关系,但市场企划、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硬性工作显然无法兼顾,无法满足集团对企业发展的期望和目标。
从职业经理人角度上看,职业经理人拒绝也是合情的。在这家民营企业,他付出了整整五年,由于企业远离集团所在地,无法得到集团的充分支持,他一人在外地工作很是辛苦,可谓“劳苦”。从企业创始到现在年赢利一千万,可谓“功高”。由于缺乏成熟的激励制度,他只能牢牢守住自己的地盘和果实,生怕哪天被人生生夺去,到头来自己落得两手空空。于是,职业经理人找了种种借口拒绝副手任命,如副手年纪太轻,担心底蕴不足压不住,如当地情况复杂,怕引起管理层各种猜测等等。
既然双方的选择都没错,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制度!特别是激励机制没有完善。在现实实践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给予创业管理团队一定股份,即使创业团队离职或调动,也能享受到股份分红,免除职业经理人后顾之忧;二是明确管理团队责任分工,特别是增派副手的分工,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机制,论功行赏,各得其所。遗憾的是,案例中,该集团采取的方案居然是“挂职”这个在公家单位才有的取巧方式,即任命该副手为集团部门总监,挂职任下属企业副总经理。可以预见,其结果堪忧!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