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孩子叛逆,错在父母
(2008-07-20 16:52:30)
标签:
家长孩子叛逆教育 |
分类: 感悟生活:随笔人生 |
致家长:孩子叛逆,错在父母
(文/无心听花语)
常听周边为人父母者无奈感叹,如今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难管了,为什么别人孩子成绩优异还很懂事,自己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只想着玩游戏不肯学习?一般而言,孩子“叛逆”往往在中学时期最为集中,这种现象在富裕家庭中也往往最为常见。从父母的角度,似乎这都是孩子的错。其实不然,这根源上是父母的错。
父母在外努力拼搏以保证孩子从小衣食无忧,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这固然没错。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孩子需要的不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精神满足可以来自父母的贴心交流,可以来自父母的及时肯定,可以来自父母的耐心陪伴,还可以来自父母的平等尊重。父母们在抱怨孩子叛逆不理解自己良苦用心之前,应该先做个自我批评:是不是忙与工作而经常无暇顾及孩子?是不是难得空闲下来问孩子最多的是作业做了没或者考了多少分?是不是批评孩子的多而表扬孩子的少?是不是当着很多人乃至外人的面指责孩子或揭孩子的短?是不是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诸如此类。我想,估计很多父母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都会心存愧疚。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最大。孩子一出生面对的就是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而后,孩子从被动适应渐渐地转变为主动调适。在这种调适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就显得极为重要。孩子的所谓“叛逆”,往往就是从调适不和谐开始的。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显得迷茫无助,他们不仅要面对自己生理上的显著变化,还要面临心理上的觉醒冲突乃至矛盾对抗。这些都需要父母及时去察觉和引导。倘若父母错过了发现时间,再加上不恰当的引导方式,其结果就是孩子的心离父母越来越远,从而成了父母眼中的叛逆。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孩子真的叛逆,那也是被父母逼的!
时代不仅变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快,为人父母的思维和心态也应该随时代潮流而变。父母和孩子从人格上是平等的,长辈和晚辈之间先天辈分上的差别不影响彼此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尊重;成绩不一定是满分才是最好的,学习保持在中上水平的孩子,往往要比那些满分孩子更有成就,更何况那些没读大学照样成才的佼佼者;神童首先神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天生神童只是神话或者传说;适度甚至偶尔过度玩游戏也都是有益孩子身心的,刚经历升学考试磨练的孩子通宵玩一两次游戏过过瘾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赞扬是比棍棒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强”品性,要比强迫孩子“顺从乖巧听话”更具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