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媳妇性别方案杂谈 |
分类: 时事乱谈:杂说力量 |
据新近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字表明,到2020年,20-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正面临一个越来越明朗的趋势:男人可能没媳妇,低收入及低素质者更难有媳妇。
正值适婚年龄的我们,如果侥幸能有个家庭,看到这个报道是否还能侥幸得起来?对于拥有儿子的家庭以及将来可能有儿子的生力军而言,自己好不容易有个媳妇,不用多久儿媳妇可能就找不着了,如果不幸加上没有钱,那找个媳妇就基本没啥指望了。叹如今,多少白领翘首期盼生命中的另一半,多少父母为儿女婚姻操尽了心。可怎想,即便解决了这一代的婚姻,下一代还得继续操更多的心。
如果说,从整体而言,当前中国面临的“婚姻难”还大多属于主观倾向问题,比如门不当户不对,比如高矮胖瘦美丑黑白,比如爱好兴趣性格脾气。那十年后的中国,男女比例进一步严重失调的结果是,“婚姻难”成了一个无法争辩的客观事实。正如报告所指出的,“婚姻挤压问题凸现,低收入及低素质者结婚难,其所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
怎么办?我们暂且不高谈国家人口战略,也不空谈国家人口政策,就谈点作为个体的我们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吧。
方案一、要么继续单身要么结婚不生娃。这其实已经是许多城市青年人或自愿或无奈的选择了。或许有人会说,只要我不生儿子就行,干吗连女娃都不生?牛,生娃前性别早知道。我想问的是,即使早知道是个儿子咋办?你的父母家人会认可你时尚的处理方式吗?可能面临的风险:父母的软硬兼施,个人的孤独承受力考验,乃至反悔或头脑一热后的风险更大。
方案二、要么拼命赚钱要么扩大选择范围。这其实也是目前多数青年人的现实生存状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赚钱,已经不再仅仅是为自己囤积老婆本了,还为未来的儿子积累教育基金和老婆本金。有了钱,儿子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高收入、高素质的那类人,才可能在婚恋战场上更有竞争力,最终才能有个老婆。扩大选择范围不是降低主观评价要求来扩大选择面,而是“走出去、引进来”,娶一个符合自身主观评价要求的外籍老婆。可能面临的风险:拼了命也没赚到钱,有钱也培养不出一个有素质的儿子,儿子口拙学不会外语等。
方案三、要么颠覆传统要么颠覆自己。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方案,但也已经有不少人在冒险尝试。颠覆传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到一个开明国度里和同性恋人结婚,比如办个酒席和打扮妖艳的自己结婚,甚至或明或暗地与别人共同拥有伴侣,虽然其中有些方式不仅龌龊而且违法,但也并不是无人为之。颠覆自己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去泰国或者韩国,既解决了自己的婚姻问题又没有下一代婚姻的困扰。可能面临的风险:遭人冷眼受人奚落,坐牢乃至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