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I时代更需追问数学的永恒价值张景中

(2025-11-07 14:45:28)
分类: 读书文摘

人工智能在报告撰写与总结生成方面展现出较为出色的表现,然而在数学领域的应用成效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例如,有一个研究针对部分人工智能工具,如DeepSeek、豆包,在解决几何问题时的性能展开调查。研究选取了一个经典几何问题:在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多个三角形中,存在多少对相似三角形。借助专业软件,能够在数秒内精准得出答案,即共有42对相似三角形,并且针对每一对相似三角形均能给出详细的推导证明。此类几何问题的求解技术早在20年前便已成熟。然而,多数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却存在错误。部分人工智能给出6对相似三角形的结果,经核验发现其中有3对并不符合相似条件。不过,我相信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这些问题应该能逐步得到改善或解决。

即使人工智能在未来取得显著的技术突破并达到较高的应用水平,对于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仍然需要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入手。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关于定理和结论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训练。数学要求对概念进行精确的定义,并强调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例如,历史上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在某些问题上存在长期的争议,追根溯源,往往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基本概念定义。数学学科尤为注重概念定义的准确性和逻辑体系的自洽性。数学的基础概念通常建立在集合论之上,集合论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定义和规则构建起整个数学大厦。数学具有自我检验和自我论证的能力,能够明确界定哪些问题在当前的公理体系内是不可解的,并能够证明自身的局限性。数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表面看似简单,但在现有数学体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发现揭示了人类思维逻辑能力的边界。数学是一门严谨、理性的学科,不盲目夸大其应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评论》:

谢谢您的分享。您今年也快90岁了,却依然保持着令人钦佩的思维活力。在您人生中,您觉得数学给您带来了怎样的精神支撑?

 

张景中:

数学赋予了我一种能力,那就是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使心灵迅速归于平静,保持沉着。数学家与哲学家存在共通之处,正如我在《数学与哲学》这本书中所阐述的,数学家以显微镜般的视角观察世界,哲学家则以望远镜般的视野审视世界。若哲学更侧重于探究宏观的、较为遥远且人类尚未充分认知的事物,那么数学则体现为对特定知识领域的持续深入钻研。

例如在化学、生物学领域,在学科发展初期,数学的作用微乎其微;然而随着对化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原子式、分子式、方程式等数学元素的应用愈发广泛。科学发展的进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数学化的过程,伴随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亦日益增大。

此外,数学还具备催生新的独立学科的特性。以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为例,如今大学中设有统计学院、统计系,而这些学科实则曾隶属于数学范畴,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渐从数学中分离出来。由此可见,数学始终在孕育新的学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