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nobel1020
nobel102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40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围绕盐的无休止纷争

(2007-03-05 23:41:43)
标签:

高血压病

八卦传闻

保健

分类: 高血压病

老问题新观点

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界认识到大量食盐与高血压病有关。尽管历经了100多年的科学研究,医学家们对于限制食盐摄入的重要性缺乏一致的认识。是否每个患者都需要限制盐的摄入?是否所有的人都应该限制?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公共健康的目的。在专业界也一直对此争论不休。

纷争的界限是十分清楚的。

一种观点是来自于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国家高血压病教育计划项目和高血压病的专家,他们受到来自于这些组织的资助开展专业工作。这些团体长期以来认为为了减少美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将限制食盐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源引科学研究的重要结果来支持他们的论点,因高盐摄入是人口中高血压病发病率如此之高的原因,限盐是一项最好的公共策略。

另一种观点则来自于美国盐业协会,包括一些比较富有和强大的食品制造商(注:实际上所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盐),以及那些由这些制造商资助的高血压病专家。这些团体也是利用大量科学研究的重要结果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认为盐的大量摄入与现在人口中高血压病发病率没有关系,限盐并不是一项好的公共政策,并且有可能是比较危险的策略。

两大阵营都是有备而来,固守各自之词,这场争论经历30年之后越演越列。任何重大的科学研究结论似乎都不能说服对方。

争论的根本问题是盐的代谢,盐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十分复杂。数十年来公布了20000多有关盐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科学研究,其中有许多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论。因为人们不可能阅读所有这些文章,更不用说深入理解这些研究的内涵,高血压病专家们只是挑选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文章,这样他们不可避免地选择了那些支持他们观点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献简直就像是朗读圣经,不论你持有什么样的观点都能找到支持的研究结论。似乎不可能达到最终解决这场论战的目标,高血压病专家之间的论争尤为如此。

20012月《高血压病》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对解决这场盐的论战铺就了一条“呈现曙光”的道路。

由印第安纳医学院所做的这项研究提示造成健康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盐引起高血压病,而是个体的“盐的敏感性”问题。那些对盐敏感的人不论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因高盐摄入造成的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是增高的。

为那些盐敏感的人增加盐负荷时,会使血压升高(目前还没有一种检测盐敏感性的标准,这些检测还只是试验方法)。如果认为盐敏感性是发生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但许多盐敏感性高的人并没有高血压。这项研究的解释是虽然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但造成盐敏感性高的人早期死亡的原因不是高血压,而是盐敏感性本身。即在这些人当中,即使他们的血压是正常的,高盐饮食仍可引起心血管病。

为什么盐没有增高血压而引起心血管病呢?来自于美国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的Aviv教授的解释是盐可以增加血小板的反应性,有助于血液凝固。高钠饮食即使没有高血压病,也可以导致心血管意外,包括中风,猝死和肾脏疾病。

为什么这一信息对于这场盐的战争很重要呢?因为到目前为止,观点认为任何与高盐摄入有关的心血管病问题都是与高血压病有关。即如果盐没有引起高血压病,高盐摄入就没有问题。目前这场战争还主要是高血压病专家之争。

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没有高血压病高盐摄入也可以引起心血管病。这样就将神经病专家和心脏病专家也拉入了这场毫无准备的战争。这项研究就像是一丝拨开迷雾的曙光,解决纷争的新希望还比较脆弱。

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和盐业协会准备投入重资支持这一新的领域的研究,都希望最终能够得出支持他们各自观点的结果。人们只是希望这些新加入的医学专家们,没有受到过30年来激烈纷争和矛盾研究结果的折磨,可以客观地对待理想的研究结果。

但是目前我们怎么办呢?客观地说,你可以找到支持任何一种观点的研究数据为依据(科学真是太有意思了?),但是应重视这一最新的信息,应该慎重地降低盐的摄入,将其控制在有度的水平,对那些具有与心血管病和中风发病有关的其他危险因素的人们尤其如此。以下是一些建议:

请将餐桌上的加盐瓶子扔掉,在餐桌上不要再添加盐。

食用前检查快餐和方便食品的标签,许多食品都含有大量的盐。

应该检查所有的加工食品,例如香肠,罐头和各种谷类食品,如果可能选择那些标有低盐牌子的食品。

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存在于食品中的钾有助于缓冲盐的作用。

尽量不要用盐烹饪食物;如果必须加盐,请在烹饪处理的最后加盐(此时加的盐量以小为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