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札记【237】由“索科尔"事件得到风险管理的教训
(2011-05-10 09:56:36)
标签:
价值投资成长股长线投资股票巴菲特 |
分类: 与时间较劲呢 |
由“索科尔"事件得到风险管理的教训
佐罗的学习体会:
《巴菲特2011年股东大会问答》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17om1.html
很有意思,但我归结一下,想要做最好的风险管理,其实什么措施也比不上培养自己一个优良的品行更重要。
努力按照这四要素要求自己,不要因为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从一点一滴来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武器!!
做投资也一样,我在不断写博客,诵念着投资经也同时诵念着做人的准则。
事件回放:
股神”巴菲特最近在其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针对公司前高级主管索科尔涉嫌内幕交易改口认错,并坦承索科尔确实违反内幕交易法和伯克希尔的道德准则。
索科尔原是81岁的巴菲特最热门的接班人选,他在建议伯克希尔收购路博润之前购买了路博润的股票,涉嫌内幕交易。起初,巴菲特认为索科尔并没有决策权,亦即索科尔提了购买路博润的建议之后,他并不知道伯克希尔是否真会去购买路博润的股票,因此在伯克希尔决定购买路博润之前索科尔个人购买路博润股票,很难断定他一定是利用职权内幕交易。同时,索科尔在购买路博润股票中能够得到的好处只有区区300万美元,而他在伯克希尔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大概正是基于这些理由,一开始巴菲特还在为索科尔说话。
可是,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公司因为此事已经受到一位股东的起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已对这起涉嫌内幕交易案展开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调查的第二日伯克希尔股价下跌2%,在过去的一个月下跌了4%。
不管是巴菲特对索科尔购股交易的解释,还是路博润在对美国证交委监管文件中收购的说明,很多问题现在都没有得到确凿的回答,包括美国检察官或美国证交委是否对巴菲特为索科尔的声明表示认同,是否会进一步介入调查等。未来这桩收购案也必定因此存在变数,甚至流产。然而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声誉已经受到市场质疑。而巴菲特和伯克希尔一向最注重市场声誉的,且一向在道德方面获得市场很高的声誉。
我们知道,证券交易中一个法则,信息披露可以防止利益冲突。可是这条法则不是没有缝隙的,而这条缝隙往往就是不当利益获得的灰色地带。伯克希尔为了保持自己正直公正,制定了这么一条公司内部的《“内幕”交易政策与程序》:对于所有员工,包括他们的家庭成员,从伯克希尔公开披露收购或持仓某上市公司的证券时开始,所有有关这家公司的证券交易必须预先清零,直到伯克希尔声明已不再持有该公司的股权。这就将对投资公司人的道德要求在公司规则上体现出来,在公司规则上得到保证。
为了挽回声誉,根据这条公司规则,巴菲特改口了,认为索科尔是不可原谅的。
然而,巴菲特可能终究不能挽回索科尔事件带来的损失。无论索科尔内幕交易罪名是否成立,无论巴菲特和伯克希尔与索科尔现在撇得多么清,可是索科尔作为伯克希尔接班人的可能性总是不存在了,而更使人丧气的是81岁的巴菲特的接班人到底在哪里,仍然是未定之数。而市场还有几人相信伯克希尔公司在“骨灰级”领袖领导下再创辉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索科尔事件”即便没有对巴菲特及其领导的伯克希尔公司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也至少严重削弱了“股神”以及伯克希尔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市场美誉。我们甚至还可以说,如果巴菲特的时代就此终结的话,除了自然年龄带来的不可抗拒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的因素以外,“索科尔事件”将是一个直接导火索——叱咤市场几十年的“股神”,将以一段不怎么光彩的故事迎来自己的黄昏,这是多少有些令人惋惜和遗憾的。
通过索科尔这么一个疑似内幕交易事件,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及伯克希尔就遭到如此冲击,那么对于充斥内幕交易的中国资本市场,从中能够学到些什么呢?起码要在法律、公司内部规则及外部社会舆论等各方面,造成一个“内幕交易绝对碰不得”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