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元村掠影

(2025-01-24 15:32:21)
标签:

情感

分类: 生活散文

新元村掠影

黄争荣

冬至后的第二天下午,天气出奇地暖和。妻子开车带我去枫泾古镇办完事,顺便去新元村看了一下。

说起新元村,它从未进入过我的脑海。我去过的地方实在不多,也是孤陋寡闻。只因这次区作协领导组织采风活动,我才听说。我从网上搜索得知,新元村地处枫泾镇的最北面,往北是青浦区练塘镇,东面是松江区新浜镇,西面毗邻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有“脚踏两省跨三县”之称。它是我们金山全区最低洼地区,被纵横交错的水网包围,最近已经被列入“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并作为“沪派江南”项目试点单元率先启动。

怀着喜悦而好奇的心情,我们的车沿着朱枫公路向北开了一段路,左拐进入叶新大道,向西开了一段路后,右拐向北进入一条乡村大道,就是龙潭里路。经过一座漂亮的长桥,就在路的拐角(路口)处有一爿小商店,没有名字。在靠近小商店的西面灌木丛中,有一块约1.2米高、椭圆形暗红色的大石头,石头上镌刻着“和谐新元”四个苍劲有力的红字。在大石头的西面竖着“龙潭里路”的路牌和一块很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洁美乡村——让您的生活更美好。”我们向老板和一位老人打听“油车头”在哪里,他们指着说前面第一个路口往右拐到底就是了。我们谢过后,妻子开车百来米就停了下来。眼前就是一块水泥地,摆放着一张圆形石桌和四个圆形石凳。在石桌的西面有两片旧磨盘石,应该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旧磨盘石倚靠在一块块坚固无比的花岗岩石垒起来的一米多高的墙上,紧贴着墙的是一块约九米长、两米高的红褐色大理石碑,而在这褐色大理石碑的背后除了竖着两个异常高大、木制的黑色水车转盘外,还有几棵茂密的绿树和一些挺拔而纤细的翠竹。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这石碑上镌刻的一段关于“油车头的来历”的文字:

新元村10组的老地名叫油车头。关于这个地名的来历,有着一个充分说明当地人聪明、勤劳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因为农业设施落后,常常欠收,特别是遇到干早年份,几乎颗粒无收。村里有个姓陆的木匠,手艺精湛,脑子聪明,善于钻研。他经过反复琢磨,发现当地惯用的水车,由于设计存在缺陷,运行不灵活,造成水量跟不上,导致了早情加重。于是他一有空就在水车边冥思苦想,希望把水车改进得更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转眼到了春天,经他改进后的水车终于出现在田头。当年,恰遇早灾严重,但他家用了改进的水车,水稻获得了大丰收。由此,村民都请他帮助改进水车,从此,再遇旱灾,这里照样年年丰收。粮食多了,当地人开始种植一些油菜,一个钱姓人家让陆木匠造了油车,开始为当地农家榨油。后来,陆家的水车、铁家的油坊的名声就慢慢传开了。久而久之,人们只记得这里有一个做水车的和一个打油的作坊,就把这里称之为“油车头”。

有道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在来新元村前,我就对这名字充满了不解和好奇。原来这“油车头”有来历,是由做水车的和打油的作坊构成的名字,无不说明当时此地的老百姓的勤劳和智慧。我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好感。

妻子开着车在水泥小道上缓缓向西行驶,对我说:“你好好看风景,不急的。想拍照就拍照。”我们在一处有廊棚的地方停了下来。这廊棚的南面是一块小小的菜地。靠近菜地的东面是一间平房,在彩色墙体上印着12个大字“美丽新元、文明新元、生态新元”,想必是新元村委会的建设目标和奋斗目标吧。在菜地上由北向南竖着四块广告牌,分别写着“生”“态”“新”“元”四个大字,与之相对在路边依次摆放着7个大缸,在缸面上有用油漆刷出的花朵或文字等,格外显眼。在廊棚上挂着一块“新元村村规民约”的牌子,是2018420日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其语言很通俗易懂,内容也很实在,即:一、要遵纪守法,不要黄赌毒邪;二、要移风易俗,不要封建迷信;三、要勤奋自强,不要好逸恶劳;四、要美丽乡村,不要乱搭乱建;五、要邻里互助,不要斤斤计较;六、要尊老爱幼,不要目无尊长。另外,在廊棚的东面摆放着几个体锻器材,在一间平房的白色墙体上印着灰黑色竖版的文字,是“家训四箴”,右下角配上了一幅父教子学习家训的画。这“家训四箴”包括“父子箴”“夫妇箴”“兄弟箴”和“朋友箴”。每一箴有五言八句,共40字,朗朗上口,言简意赅,诸如“父子箴”:“子孝父心宽,斯言诚为确。不患父不慈,子贤亲自乐。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大舜曰夔夔,瞽叟亦允若”。当然,“瞽叟亦允若”中的“若”字应该是“诺”字,而“朋友箴”中“小人口如密”中的“密”字应该是“蜜”字,可能在印制文字时不慎忽略了。还有“夫妇箴”中的“夫妇”二字以及“朋友箴”中的有些字可能是被日晒风吹雨淋久了而显得较模糊了,有待把颜色加深一下。

之后,我们的车沿着水泥小道往南缓缓前行。我们看到,在道路的西面村民的房屋鳞次栉比,基本上都是二至三层的楼房,也有一些别墅和一些低矮的老屋(应该是有历史年代感的)。而在许多房前、屋后或宅边,都种植了一些果树,最多的要数柿子树了。其中的一棵就种在道旁,有三四米高,在许多差参不齐看似干枯的枝头上,竟垂挂着几十个火红色的小柿子,俨然像几十只小灯笼,煞是壮观、可爱和喜人。这无疑寄予着村民内心想着盼着事事如意的意思。我们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插着一面小国旗,要么是在楼上的栏杆上,要么是在屋前场地上细长的竹竿上。妻子说这里靠近浙江了,浙江那里有插国旗的风俗习惯的。我恍然大悟,在我曾去过其他很多村的地方是绝没有插小国旗的现象,而这确实是新元村的一大特色了。我们还看到新元村公交车站,尽管占地很小,地面上用白漆写的四个大字“公交专用”,赫然在目,设施简陋,只是两个造型不同的候车亭,但足以说明多年来乡村建设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当我们沿着这条异常整洁而平坦的龙潭里路向东缓缓行驶时,我不禁想到这“龙潭里路”名字的来历。我在网上查找了很久,得知湖北咸宁有龙潭里景区,福建有龙潭里村,奉贤的一本地方史籍中记载着发现龙潭地名的来历,说有一个美好的传说:“龙潭,在齐贤镇西南2.5公里处,南航公路南侧。相传有一条龙在这里三叉漾中取水,漾中的水被龙取干后,这里就变成一个深坑,故名龙潭。而网上就是没有枫泾新元村龙潭里路的说法,我感觉很奇怪。好不容易我问到现任新元村党支部副书记姚晨霞,她给我的回复是“据说以前这里有一条龙盘踞在那边,就没有其他什么说法了”。不过,我想既然至今保留了这个名字,肯定有一个传说或故事,还是值得去进一步了解和探究。我们看到了这条道路的两旁是一大片已收割完的稻田,稻田的尽头是一排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的楼房和小屋,竟然显得那样宁静、空旷却和谐、美丽。而斜对着路口那爿小商店的是一个很大的水泥地健身场,虽然没有小孩或年轻人在运动,但是有一位白发苍苍七十多岁的老妇,穿着老式花色衣服,正弯着腰收拾一大堆已经晒干的农作物。在健身场的前面,是一块村民的自留蔬菜地,是那样地碧绿生青,有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农,戴着帽子,正低着头弯着腰拿着镰刀在除草。

夕阳西下,我们的车缓缓驶离新元村。在经过漂亮的长桥后,我们停了下来,驻足往西看,就是新元村党群服务中心,即村委会。有一堵描绘新元村生态景色的长墙围着村委会。我看到村委会面南的白色墙体上写着20个蓝色大字:“枫泾精神:抢抓机遇 永不服输 勇往直前 敢争第一”,心想村委会的领导们在努力践行着这种精神,建设着这美丽新元、文明新元和生态新元而不亦乐乎吧。我忍不住用手机拍了整个村委会的靓影。没想到照片中的村委会,在夕阳下竟然熠熠生辉。我相信这一定是个好兆头。我祝福新元村!

20241223第一稿

20250111第二稿

20250122第三稿

20250124第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