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中学语文学科调研报告
(2023-11-21 09:44:1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研论文 |
亭林中学
执笔人:金山区教育学院中学教研室
一、调研的基本概况
1.调研目的:了解新教材实施情况和高三毕业班教学情况
2.调研对象:语文教研组
3.调研方法:观课,参加教研组活动,查阅资料,和教师交流
二、调研数据统计与描述
(一)新教材实施情况
通过和三个备课组的教师交流以及观课,了解到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研读课程标准,关注到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研习)任务,借鉴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单元意识,在比较有序地实施和推进新教材。在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有意识通过设计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学法指导和思维提升。课后,教师能够使用自编的练习以及选择性地使用新教材配套练习册。
(二)听课、作业布置批改概况
表1:课堂教学情况
听课学校 |
亭林中学 |
听课时间 |
2023.11.1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逻辑的力量 |
班级 |
二(2)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目标 |
1.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清楚地描述学习结果 2.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3.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特点 |
7 |
|||
内容 |
1.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
6 |
|||
结构 |
1.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内容 2.各教学环节(或任务、活动、问题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助于分步达成教学目标 |
6 |
|||
实施 |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生互动充分、有效 |
7 |
|||
作业 |
1.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一致 2.作业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作业量符合国家课程(或相关政策)要求 |
5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31 |
表1:课堂教学情况
听课学校 |
亭林中学 |
听课时间 |
2023.11.1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逻辑的力量 |
班级 |
二(6)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目标 |
1.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清楚地描述学习结果 2.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3.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特点 |
8 |
|||
内容 |
1.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
8 |
|||
结构 |
1.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内容 2.各教学环节(或任务、活动、问题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助于分步达成教学目标 |
8 |
|||
实施 |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生互动充分、有效 |
8 |
|||
作业 |
1.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一致 2.作业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作业量符合国家课程(或相关政策)要求 |
7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39 |
表1:课堂教学情况
听课学校 |
亭林中学 |
听课时间 |
2023.11.1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喜看稻菽千重浪 |
班级 |
一(3)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目标 |
1.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清楚地描述学习结果 2.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3.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特点 |
8 |
|||
内容 |
1.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
8 |
|||
结构 |
1.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内容 2.各教学环节(或任务、活动、问题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助于分步达成教学目标 |
8 |
|||
实施 |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生互动充分、有效 |
8 |
|||
作业 |
1.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一致 2.作业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作业量符合国家课程(或相关政策)要求 |
7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39 |
表1:课堂教学情况
听课学校 |
亭林中学 |
听课时间 |
2023.11.1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文言断句方法 |
班级 |
三(6)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目标 |
1.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清楚地描述学习结果 2.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3.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特点 |
7 |
|||
内容 |
1.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
7 |
|||
结构 |
1.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内容 2.各教学环节(或任务、活动、问题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助于分步达成教学目标 |
7 |
|||
实施 |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生互动充分、有效 |
7 |
|||
作业 |
1.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一致 2.作业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作业量符合国家课程(或相关政策)要求 |
7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35 |
表1:课堂教学情况
听课学校 |
亭林中学 |
听课时间 |
2023.11.1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阿Q正传(第二课时) |
班级 |
三(3)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目标 |
1.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清楚地描述学习结果 2.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3.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特点 |
7 |
|||
内容 |
1.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
7 |
|||
结构 |
1.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内容 2.各教学环节(或任务、活动、问题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助于分步达成教学目标 |
7 |
|||
实施 |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生互动充分、有效 |
7 |
|||
作业 |
1.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一致 2.作业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作业量符合国家课程(或相关政策)要求 |
7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35 |
表1:课堂教学情况
听课学校 |
亭林中学 |
听课时间 |
2023.11.1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
班级 |
三(6)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目标 |
1.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清楚地描述学习结果 2.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3.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特点 |
7 |
|||
内容 |
1.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
8 |
|||
结构 |
1.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内容 2.各教学环节(或任务、活动、问题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助于分步达成教学目标 |
8 |
|||
实施 |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生互动充分、有效 |
7 |
|||
作业 |
1.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一致 2.作业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作业量符合国家课程(或相关政策)要求 |
7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37 |
表1:课堂教学情况
听课学校 |
亭林中学 |
听课时间 |
2023.11.1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期中考试卷讲评 |
班级 |
三(5)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目标 |
1.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清楚地描述学习结果 2.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3.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特点 |
6 |
|||
内容 |
1.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
6 |
|||
结构 |
1.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内容 2.各教学环节(或任务、活动、问题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助于分步达成教学目标 |
6 |
|||
实施 |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生互动充分、有效 |
6 |
|||
作业 |
1.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一致 2.作业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作业量符合国家课程(或相关政策)要求 |
5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29 |
表1:课堂教学情况
听课学校 |
亭林中学 |
听课时间 |
2023.11.1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喜看稻菽千重浪 |
班级 |
一(5)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目标 |
1.课时教学目标能准确清楚地描述学习结果 2.课时教学目标有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3.准确把握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情特点 |
7 |
|||
内容 |
1.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 4.教学资源的使用有助于教学内容的落实 |
6 |
|||
结构 |
1.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内容 2.各教学环节(或任务、活动、问题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助于分步达成教学目标 |
7 |
|||
实施 |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 2.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师生互动充分、有效 |
7 |
|||
作业 |
1.作业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一致 2.作业内容科学、准确、适切 3.作业量符合国家课程(或相关政策)要求 |
7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34 |
表2:书面作业调研情况
高三 |
份数 |
30 |
是否自编练习 |
是 |
|
要素 |
观察点 |
赋分 |
|||
内容 |
1.与教学目标一致 2.与学生基础匹配 |
7 |
|||
表述 |
1.题干表述准确 2.完成要求清晰 |
7 |
|||
结构 |
1.内容覆盖面广 2.题型多样 3.难度分布合理 |
6 |
|||
时间 |
估计作业用时适当 |
6 |
|||
批改 |
1.批改符号规范,批阅准确及时 2.有针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 |
5 |
|||
总分 (各要素赋分按:好8分,较好6分,合格4分,不合格2分) |
31 |
(三)校本教研概况
表3:教研(备课)活动调研情况
活动名称 |
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的一致性 |
||
观察点 (按程度由低到高1~5分) |
评分标准 |
||
主题 |
贴近教学实际;与计划匹配 |
4 |
5分:主题明确,属于既定教研计划,围绕学科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与现象开展教研活动。 3分:主题明确,但不属于既定教研计划,也未直接指向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1分:主题笼统指向研究范畴或领域或多个关联性弱的主题,没有聚焦明确的活动主题。 (2分和4分为介于其间的过渡值) |
过程 |
安排有序;重点突出;解决问题 |
4 |
5分:活动步骤清晰,有重点环节;氛围平等、表达充分;对问题或解决能形成共识,有助于活动后续推进。 3分:活动步骤清晰,但没有形成建设性的共识或结论。 1分:活动环节零乱,缺少必要的组织与协调,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与聆听不同观点,没有明确的共识或活动的结果。 (2分和4分为介于其间的过渡值) |
发言 |
紧扣主题,引发思考;发言面广,对他人的看法有回应 |
4 |
5分:每位组员都能围绕主题作有准备、有针对性的发言;部分发言具有启发性,并能回应其他组员的观点。 3分:有两位及以上组员发言,但发言面整体有限。且发言的针对性不强、启发性弱或氛围不积极。 1分:仅主持人一人发言,没有互动,没有其他观点的表达。 (2分和4分为介于其间的过渡值) |
特色举例 |
聚焦主题,结合课例,交流看法,形成共识。 |
三、调研后的分析与思考
表4:听课、备课、作业调研情况汇总表
学科 |
听课 |
备课 |
作业批改 |
||||||||||
总节数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总本数 |
好 |
一般 |
差 |
总本数 |
好 |
一般 |
差 |
|
语文 |
8 |
4 |
4 |
|
|
4 |
4 |
|
|
30 |
20 |
10 |
|
|
|
|
|
|
|
|
|
|
|
|
|
|
|
(一)总体情况
教师的精神面貌都很好,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认真投入教学工作,团结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在新授课时,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关键信息,或通过主问题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提供表格进行梳理,或运用漫画,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的语文,让学习变得有趣。在上专题复习课时,教师有意识用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练结合,有方法指导和归纳。在讲评期中考试卷时,教师能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提供参考答案做解析,指导学生审题和答题的注意点和方法。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时,有主题聚焦,有课例交流,有共识形成。青年教师的备课本写得很认真。
(二)经验与亮点
1、教学认真投入,团结协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2、课堂教学体现“四个注重”和“三个结合”。即注重趣味性、注重容量与方法指导、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课堂小结;课内与课外结合、温故与知新结合、讲练结合,高三专题复习课体现明显。
3.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时,有主题,有课例,有交流,有共识。
(三)问题与建议
1、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更好地推进“双新”改革。要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上海市高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和《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要点与单元实施》(选择性必修),明确内容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方法,更好地推进“双新”改革。高三备课组还要研究考试说明以及近三年的上海春考卷和秋考卷及全国卷,充分利用上一届高三的优质资源和“金智云”课堂的优质资源,还要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特长,准备一些专题复习资料。
2、课堂中多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注意表达的规范和精准。从观课来看,有一些学生没有好好听课而睡觉,有的老师没有去关注和提醒。建议老师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督促学生做笔记、圈画、讨论、交流等。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可以按照“呈现问题、归因分析、方法指导、实践体会”这个思路进行。有的教师的板书和课件呈现的内容不规范、不精准,需要注意和改进。
3、校本教研活动可以向深度方面不断努力。本次教研活动由李嘉静老师替代张青老师主持,聚焦的主题是“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的一致性”。她交流了自己对这个主题的认识和理解。陈程老师介绍了自己上月下旬的校级党员公开课《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马少云、段锐和占丽云三位老师作为代表围绕主题和课例做了很好的发言和点评,能够引发其他老师的启发和思考。当然,在日常的校本教研活动时,可以聚焦“双新”推进中的突出问题(痛点和难点),设计成系列,印发或提供相关的理论文章,再结合教师的课例进行研讨。当然,教师发言的面可以广一些,课例可以不局限本组教师的,可以是区级市级国家级的公开课优质课,要形成文字作为成果积累。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研组中青年教师比较多,有活力。段锐老师和马少云老师这学期都做了班主任后,明显感觉工作忙而压力大,尤其是面对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很费心、费力。马少云老师是第二年工作,对五册教材还不熟,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要兼顾,非常不容易。建议学校在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如校本“青蓝工程”等)的同时,能适当减轻青年教师的负担和压力。
5、优化作业设计,改进批阅方式。目前教研组有自编的校本练习和教材的配套练习都在使用。从和教师的交流以及翻阅学生的作业本中,我们发现作业的类型还不够多样化,常见的有预习提问、课堂笔记整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等。建议可以布置一些情境活动类、探究类、写作类的作业,落实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写作任务,设计诵读表演等作业。另外,我们发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老师的批阅比较简单,打个勾写个日期,缺少一些评语,尤其是指出问题的评语和激励性的评语。这需要改进。
6、联考命题加强审核,阅卷加强交流研讨。从此次高一高二和高三三套语文期中联考试卷的命制来看,原创题太少,有的题型命制方式和高考卷命题方式有些距离。建议增加一些原创题,加强试卷命制的审核,提升命题质量。另外,要加强三校阅卷的交流研讨,对试卷的命制做出评价,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主要问题做归因分析并寻找教学改进的策略,还要展示优秀的部分,形成分析报告三校共享。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