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低碳”纳入日常运营管理
(2010-03-28 19:05:18)
标签:
低碳经济精英会经理人协会东南早报财经 |
分类: 精英会 |
●本期精英会主题:中小企如何面对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问题从来没有像当前这样得到空前关注。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表明,世界将全面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格局中将扮演何种角色?企业如何迎接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本期早报精英会特别展示业界精英关于低碳经济的观点。
观点一
工业经济革新机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鞍钢认为,提高碳排放生产率的要求将催生大量新的技术、工艺和生产方法,新的市场、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以及新的制度安排。
他指出,种种迹象表明,这将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创新,将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以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时代,其规模、深度和影响力,很可能与人类社会曾经历过的蒸汽机、电力、信息等重大技术革命处于同一水平。
“中国实际上有不同的减排路线选择,但我们最终选择在202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的高峰点,而后开始下降。这对中国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压力,但是反过头来又是我们参与和发动第四次工业经济创新,即绿色工业革命的一个机遇。”他说。
胡鞍钢认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按照传统的发展思路肯定不行,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新的创新路线,情况将会改观。他说:“首先是发展理念的创新,从原来的加快发展转向科学发展,从原来的实际上的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第二是市场创新,要鼓励绿色消费,创新绿色消费市场;第三是国家治理的创新,相关部门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兼顾自然生态环境、社会良性发展。”
观点二
借机转变发展方式
国家发改委能源专家徐华清表示,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2003年,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低碳技术,到2050年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力图引领世界潮流。2007年,日本政府倡导建立低碳社会,希望依靠社会整体的创新来推动温室气体的减排,实现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力图提升国家软实力。美国政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道路,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建立碳交易市场,力图打造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
他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从近期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观点三
中小企业大有可为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环境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世秋指出,现在大家的确对“低碳”和“低碳经济”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现在用的燃料,如以煤炭和石油为基础的,这类燃料含碳量比较高,在燃烧过程会产生比较大的二氧化碳,对气候、环境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无论是生产流程改造、产品升级转型还是新技术研发,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张世秋认为,中小企业并非无可作为,它们可以发挥灵活、敏锐的优势,在低碳经济大潮中捕捉商机。
她说,“低碳经济”是个相对的概念,第一类概念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相对碳排放量较少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第二类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效率,使得单位生产量所消耗的能源较少,最后产品的碳排放量较低;还有第三层意思,就是居民或者是任何一个个体在消费过程中,尽可能以相对节约的方式消费,而不是选择对环境有影响的产品和服务。在这几个方面,中小企业可以大有作为。
观点四
创造“绿色GDP”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个人也好,企业也罢,都应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用“低碳”让生活变得更和谐,用低碳让企业的运营增加更多的“绿色GDP”。
福建省爱都阳光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龙分析,福建民营经济发达,但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比较缺乏的省份,正是因为缺乏能源,所以没有包袱,转型快,也容易转型。中小企业要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中的关键装备,因为任何一个产品、一个技术,它是一个链条,并不是一个单点,在这个链条上有很多东西构成,要找到它的关键点,就像是蛇的七寸。
“低碳经济不仅是各相关部门的事情,也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说,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
他说,在企业运营中,重视环保思维,从企业主到员工,将节约带入日常运营的细节中,即使本身所处的行业与环保无关,也能够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客观上在节能的基础上为低碳经济的宏观发展尽一份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