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所不知道的“纳什均衡现象”

(2010-02-24 16:56:11)
标签:

纳什均衡现象

经理人

评论

财经

分类: 评论

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

曾经有两个小偷AB一起去偷东西,但是很不幸,由于技术不精,在作案过程中被警察抓住了。警方将两个人分别关在两个房间里分别进行审问。这时AB都有抵赖和招供两个选择,如果他们都选择抵赖的话,警方由于证据不足,最多只能关他们一年。但是如果都坦白的话,有了证据他俩都会被判8年。如果其中一个坦白,另一个抵赖,坦白的一方由于破案有功,会被当场释放,而抵赖的一方则要被关十年。你知道最终他们会如何选择吗?下面我们看看AB所获得的支付:
   A
B 坦白 抵赖
   坦白 -8-8 0-10
   抵赖 -100 -1-1
   其中-1表示关一年,-8表示关八年。从图表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来说,都抵赖是最优选择,总共只需要关两年。可会出现这个结果吗?

    答案是不会。
   首先看A,如果B选择坦白,那么他也应该选择坦白,这样只要关八年,否则都要关十年;如果B选择抵赖,那么他还是应该选择坦白,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直接回家啦,不用关一年了。所以无论B怎么选择,A都应该选择坦白。这个分析对B来说也是一样,他也应该选择坦白,所以最终他们两个肯定都会被关八年,多么可怜啊,这就是人们著名的囚徒困境
   以上他们的策略组合坦白,坦白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因为在这个策略组合下,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通过单方面的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得更好的结果,所以纳什均衡虽然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结果,但却是最稳定的结果。两个人都抵赖虽然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却不是一个稳定的策略组合。
    乍一看还真会有一种自惭形秽的错觉,觉得自己功力不够深厚,分析不了纳什均衡现象背后潜藏的玄机,觉得有些鸡同鸭讲的意味。但细微一点就会发现,如此的现象,生活之中比比皆是——

    很多时候,当我们站在一个人的角度或是利益点来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都只考虑了对于自己单方面的最优方法,往往会忘记掉综合所有因素自己的最优做法(当然,这期间跟人的自私的秉性也有很大的关系)。这样一来,貌似我们个人能够获得比较大的价值,可是却恰恰忽略掉了倘若对方用同样的思维的话,就可能会出现自己最不想要的结果!

    所以,最稳定的结果一般都是站在一个相同的层面上去思考和阐述问题,从而做出的在自己看来最满意的结果

    那么,当大多数人用同样的思维来审视事物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思维交接点,而现实是往往能够解开这个接点的不是多数人中的一员,而是表面上看与此件事态无关,其实却控制了整个局面的少数者——如此看来,河蚌相争,渔翁得利也有这方面的影子了···

    当然,用概率的方式也可以分析纳什均衡现象。上述故事中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从而会有四种结果,除去两种比较极端的结果,就只剩下相对比较常规的结果,这两种结果所出现的概率往往会更大一些——因为,一般比较极端的结果都必须站在不同的立场考虑诸多因素,而不是单单的只考虑对于自己最有利的那一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一些人需要另一些人去劝导,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不聪明,而是因为本身狭义的思维限制了他们本应该豁达的视角!

    最后,我想,倘若大多数人都能够熟稔纳什均衡现象的本质点,这个社会上的价值冲突应该会减少很多,那么每一个人的价值又都会倍增很多了吧!

2010-02-07© 世界经理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