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双腿,保得其所
六月的天,哭丧的脸。体操和排球,两项本无过多干系的运动项目瞬时依仗王燕和汤淼的“同病相怜”得以接续——当运动伤害不可遏制地奔袭而来,中国体育界没有理由再绥靖既有应对模式的沿袭。
王燕和汤淼的保险赔偿能否顺利到手,成了各方媒体对各番种种的第一反应。有了桑兰“美金1000万难于兑现”的前车之鉴,中国体育界现行的投保制度俨然成了致人怀疑的“X”:比之冠冕堂皇的说辞,如何更妥帖地发挥保险对运动员的保偿作用才是外界更为关心的。
从这个意义上,孙海平面对《青年报》采访提出的“为刘翔的双腿投保”的想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只有当运动员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投保的重要,官方保险、比赛保险才能和个人保险一同,拉扯起荡涤运动员后顾之忧的底线。
我国目前对运动员的保险种类不外官方保险和商业保险两种(后者还是在桑兰事件后逐渐施行),比之我国“竞技体育大国”的身份,现有运动保险业的推广远远落后。比较近邻日本,除了配备常规的医疗、体育保险外,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多个层面均设置了不同的保险种类。即便是在体育公共场合,也具有“体育文化保险”的呵护;对于运动员的保偿更分化了意外伤害保险、专项保险和综合保险等多个品种。
相较日本的国民经济水平,或许这样的横向比较不具备太多的实际意义,毕竟无论是体育保险还是社会保险,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均以形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密织网络,中国的商业保险业毕竟还处于相对幼稚的阶段。
问题是我们需要改变现状的契机:1998年桑兰受伤后的“运动保险热”便是一例,虽然没有完全解决我国运动伤害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毕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王燕现今受伤后不存后顾之忧的医疗费用很大程度上仰仗“桑兰事件”后各方操作手段的转圜——这,便是不容忽视的进步!
而对于孙海平“为刘翔双腿投保”的提议或许也会打开我国职业体育领域“专项保险”和“个人保险”的先河——刘翔的双腿是“国宝”理应投保,但更多的运动员或许会因为“刘翔双腿投保案”而勃兴自主购险的意识;保险公司也会因为越来越多的诉求进一步细化自己的保险品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价值绝不是彰显卓尔不群的勇气,而是引领“吃螃蟹”的风潮。孙海平的“双腿保险”或许仅算是对贝克汉姆“保险双脚”的跟风,但对于中国体育界,对保险业的认同和对自我价值认识的擢升应该才是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当我们对诸如“投保双腿”、“投保手指”、“投保脖颈”一类的新闻泰然处之,那便是中国体育、中国体育保险的大幸。
前一篇:贝克汉姆——上帝的吻痕
后一篇:老朱,疯狂的石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