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曾子墨:“做二奶的事,能算偷么?”
唐 骏:“假学历的事,能算偷么?”
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网友回复:“你的成功很难复制,但是,你的学历可以复制。”
方鸿渐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地从克莱登大学买了博士文凭。但他从不敢在众人面
前提起,在给三闾大学的登记表中如实填写自己未得到过学历,只是“游学生”。而且一直担心别人问起他这个问题。
孔乙己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用“偷”这个字眼把他跟小偷混为一谈,减低他的身份,于是一句“窃书不
能算偷”
,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孔乙己让人可怜但还不致于让人感到可恶,在于他承认窃的事实存在,只是认为措辞需要改进。
接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曾子墨、唐骏自然不会有孔老先生的迂腐,也不会像方鸿渐那样傻不哩叽,撒了谎,又要讲良心。
他们懂得诡辩论。
“学历不代表能力,打工皇帝就是金字招牌……”这些为唐骏开脱的种种说辞是实足的诡辩。有能力就可以不诚信吗?当初独立法官斯坦尔弹劾克林顿的不是性丑闻,而是依据美国宪法中明确写到的“美国总统必须说实话,不能够说假话”——因为克林顿不承认他有性丑闻,但后来被抓出来了证明有。没有人在乎唐骏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毕业,是一流大学毕业还是四流大学毕业,但是全社会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乎,他说过什么?说的是否是假话?
那些忽然一下子冒出来的“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的勘误或网站纠错声明,意即在用第二个错误去掩盖第一个错误,这是更大的错误。
如果读书人读的是自己所有权或使用权范围内的书,当然不能算偷,比如自己已经买了的书,在图书馆、书店里有使用权的书;如果未经允许进别人家或把书拿出书店、图书馆,便叫偷。
如果恋爱的人是两未婚、未恋爱男女,当然也不能算偷,因为他们有与任何人谈恋爱的所有权,但是如果是两个已婚人(或已恋爱)或一方已婚(或已恋爱),那么这个恋爱权分别只属于对方,如果一方给第三方,那就算偷,恋爱是排它性的,等于偷了对方与你谈恋爱的权利。
孙科志教授早年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是研究韩国问题的专家。他认为,“因为那些通
过伪造学历而获得‘成功’的人士,其行为对那些诚实守信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甚至可以说他们抢走了这些本属诚实守信的人的机会。如果听任这些行为存在,那么换来的只是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因此韩国政府对公务员学历的调查可以说是挽救政府公信力的举措。”
韩国东国大学2007年7月得到可靠证据,证明申正娥伪造了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学位证书。申正娥随后被解雇。该事件成为导火线,像多米诺骨牌倒塌一样,随后韩国有超过15名公众人物被曝光在大学文凭上造假,学历造假事件使得素来重视教育背景的韩国社会一片哗然。8月30日,韩国公务员委员会表示要对6.3万名韩国公务员的学历背景进行调查。
孙科志说,学历造假事件会引起诸多的法律问题,像欺诈、行贿、受贿、滥用公权力等。
首先涉嫌造假的人存在着欺诈行为,而他们为了成为大学教授或相关领域的管理层,也可能存在向相关人士行贿的行为,有行贿就有受贿,一些政府人士为了帮助涉嫌学位造假的人达到某种目的,还滥用自己政府官员的身份向相关机构或人士施压。申正娥事件就暴露出青瓦台前政策室室长卞良均向东国大学理事施压的事情。2005年,卞良均在东国大学聘申正娥为副教授过程中滥用职权,他还涉嫌利用职权之便让申正娥担任光州双年展艺术总导演一职。
2010年7月8日下午,中国又诞生了新名词:团购学历和西毕生。
团购:美国西太平大学学位
费用:学士学位:原价2295 $ 团购价1999 $ 节省 296美元;硕士学位:原价2395 $ 团购价2199 $ 节省
196美元;博士学位:原价2595 $ 团购价2399 $ 节省 196美元 。
就算你成不了唐骏的同事,你也可以成为唐骏的校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