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研究,如果下跌15%以内没有出现一次有力的反弹,那么预示着这是一次快速调整,底部将会在高点开始的三周内探明。虽然未必表示一定马上大涨,但是不会偏离这三周内的低点5%以上,即使偏离也会马上牵引回来。在2800点,我们认为发生永久性亏损的概率非常小,而未来得到的回报将会非常大,所以我们会选择买入。
在前文我把近段时间的市场运行对比了历史上相似的三种形态的可能,但“冰劈作用”的效果又不具有可比性,如1996年12月前半月经历了一个二次放量过程,并且放量程度较大,揭示着群体的狂热程度,因此管理层下了“十三道金牌”。
类似也可与恒指1990年7月开始的调整相比,A股的这次调整幅度无论是超过或不足,都不会偏离恒指那次的调整幅度很大,虽然1664点到3478点的回升幅度表面上好像比恒指1894(或2093)点到3500点要大,但相较于2008年与恒指1987年的回撤,实际上回升幅度还是温和的。
历史一再的表明,大家怀疑、担心不断、被人遗忘的股票就是好股票,所以15倍市盈率不到的浦发等银行股仍是我们继续看好的,让聪明人去慢慢等待中国的银行破产时买入吧。
1664点开始的牛市形态上具有1996年1月—1997年5月的重演性,是它的扩大版,并且慢涨快跌的特征比那次牛市更呈典型性,因此这一年来的上涨其实并不适宜单独为浪,有时我为了描述的方便而使用一浪或几浪来表示暂时的阶段。512—1510点的行情是落在1994年7月325点开启的超级循环浪中的第一大浪中,在表现三浪的个性时还要受到整个一浪特性的束缚。所以“1996—1997”牛市可以用“刚柔并济”来形容,从K线分布上,给人的感受是阴阳交错,阳线为167天,阴线为143天,差不多半分天下。998点开启的则是超级循环浪中的大三浪,因此998—6124—1664点虽然是典型的打底阶段(二浪常常回撤掉几乎整个第一浪的升幅),但落在大三浪中,在表现一浪、二浪的个性时受到三浪有力、广泛特性的感染,因此说它“阳刚生猛”一点也不为过,打底也打得气势磅礴。一浪的K线分布上呈现阳多阴少局面,大致三七开,阳线为349天,阴线为217天。
神形兼具的重演版本则是恒指,与恒指的大致框架比较如下:
恒指
上证综指
1984.07—1987.10
2005.06—2007.10
1987.10—1989.06
2007.10—2008.10
既然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牛市,那么只要与最高价打出一定的空间买入,长期收益就会超越指数,既然投资界的NO.1老巴都只能超越指数10%,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又何必太高?
特别声明,我所涉及K线形态方面的分析或判断主要采取“形散而神不散”原则,目的不是为了精确预测涨跌幅度和时间决定买卖,换句话说,只取料,不量体裁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