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读诗歌:讲品味,讲格调》(24)
少木森
第二十四篇:黄长江的诗——
《种豆得豆》
我把豆子埋进土里
睡觉了
待我醒来
豆子已昂头
站在了大地上
小鸟们在欢呼
桃李哈哈哈地笑
柳树前仰后合地
一次次的把头发往后撂
我在园头上走着走着
天就很亮了
当我走完这段路程
天却又黑了
少木森点读:黄长江这首诗涉及一个时间命题——刹那!他说:“我把豆子埋进土里/睡觉了/待我醒来/豆子已昂头/站在了大地上”。“种豆的事”竟是这样“刹那”而成,“豆子已昂头站在大地上”。这也许不符合常识与逻辑,但这种想象也不是随意臆造,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的,足于表达诗人感悟的意象,符合心灵的逻辑,是内心真实的写照。
禅宗有言,瞬间即永恒,三生即刹那,对于悟者来说,当下的每一时刻即是永恒,即是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在这里那豆子所象征的时间,既是刹那,也是永恒。于是,诗人再度精心选择了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希冀与感悟:“小鸟们在欢呼/桃李哈哈哈地笑/柳树前仰后合地/一次次的把头发往后撂”。显然,诗人内心希望周围世界全都关注着那豆子的成长,悦纳着那豆子的成长,欢呼着那豆子的成长,甚至也融入那豆子及一切的成长。
可是,诗人也知道“刹那即是永恒”,“刹那亦即无常”。可谓刹那无常,无常刹那,转瞬成空。人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我呢?我种了豆啦,但对这豆子的成长,来不及像小鸟那样欢呼,来不及像桃李那样哈哈笑,也来不及像柳树那样前仰后合,“我在园头上走着走着/天就很亮了/当我走完这段路程/天却又黑了”。这也是诗人精心选择的意象,读着,使人对“刹那无常”有一种感受,有一种深切的禅悟:必须珍惜、把握即刻,莫使一切转瞬成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