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木森点读诗歌(23)——北岛的诗
(2020-08-16 08:40:28)
标签:
少木森文学/原创禅意文化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点读诗歌:讲品味,讲格调》(23)
少木森
第二十三篇:北岛的诗——
《界限》
我要到对岸去
河水涂改着天空的颜色
也涂改着我
我在流动
我的影子站在岸边
像一棵被雷电烧焦的树
我要到对岸去
对岸的树丛中
掠过一只孤独的野鸽
向我飞来
少木森点读:有朋友对我说;诗怎么老爱写孤独啊,是不是不够正能量?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诗常写“孤独”,不假。或是“孤愤出诗人”,或是一个忧思,一个小节细,一点小情绪,被诗人敏感地抓住、演绎成诗篇,让人感觉诗人的孤独,读出一种孤独感。但“孤独”就没有“正能量”吗?显然不是。
我们来读一读古诗,先读唐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孤独感,苍凉感力透纸背,撼人心魄。然而,那也是巨大的“正能量”啊!千古以来,感染多少人,也唤醒了多少心灵,让多少心灵激荡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让多少人为天下生灵而壮怀激烈啊!
再读一读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写尽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也写出了孤独之中诗人对自我人格的追求,世道无情山有情,一座静静相对的敬亭山足矣,人与山“相看两不厌”,在物我两忘中,达到与自然的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这,不也是追求“人格和谐”、“人我和谐”、“物我和谐”的“正能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