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41)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6年选阿土文化杂谈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链接:截稿通知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41)
写意唐诗(组诗)
阿
【读稿手记】诗人阿土这组诗,让我想起了当下中国流行的作文考试形式。除传统的命题作文时不时被采用一二回外,当下流行的主要是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这两种形式。不管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给一些材料,考生依据材料来答题写作文。不过,两种形式的具体要求不同。如果是话题作文,你只需从材料或材料的启发中找一个话题,推衍成文,自圆其说,便可成就一篇好文章。故话题作文往往无须顾及那些给定材料的中心意旨,无须围绕那中心意旨写作,改卷时基本不判离题不离题。材料作文则不同,必须挖掘给定材料的中心主旨,围绕那中心意旨写作,不可离题而随性发挥。
诗人阿土的这一组《写意唐诗》,说原创吧,不像原创,它是对已有的唐诗的诗意阐释;说不是原创吧,它对颇具原创意味,不是简单对存世唐诗的现译或解释。不妨看作一次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吧,既可以是围绕原诗的中心意旨来写作,也可以只是从原诗中寻找一个话题,推衍成篇,完成一次与这唐诗相关却不同于唐代人的新的生命启悟与体验。试选其中二首诗析之。
请读《柏林寺南望》。“一波波的钟声/在出尘的精舍里泛着涟漪/在我遥望的目光里回荡古意”——这是原诗“溪上遥闻精舍钟”的推衍与阐释。“一只泊着的舟/一条幽深的路/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才能找到最后的皈依”——这是原诗“泊舟微径度深松”的现译与联想。“白云兀自缭绕/缭绕着避不开的话题/在黄墙之外/我究竟是悟了还是惑了/谁会给我当头的棒喝/曾经的青山还在/只是峰少了几座”——这是原诗“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意境的品读与体验。阿土这首诗的写法,应是材料作文写法,他对选定的原诗一层层、一句句做了细细品读,而后以自己的诗句道出。这样,也就既读诗也写诗,无疑既能享受创作的愉悦快乐,也能借唐诗已有的灵性、灵气和禅意修养自己,可谓养气养神,愉情悦性,既可说是一种诗意栖居,也可说是借这诗而生活在悟道与禅悦的境界里。
再请读《秋日》。诗人阿土对原诗不再是一层层剥析着读,不再是一句句围绕着读,而是从中找了一个话题,即秋天收获的话题,表达了自己思悟与体验,当属于话题作文。诗人阿土很具诗情禅意地“在丰收与喜悦的芬芳里/营造一点儿浪漫的气息”,“以悄悄话的方式/让我陶醉/让我看到自己干净的身体/不仅仅透明/还可以变成一滴水”。这,或许接近苏东坡所言“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的妙法吧?(少木森)
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一波波的钟声
在出尘的精舍里泛着涟漪
在我遥望的目光里回荡古意
一只泊着的舟
一条幽深的路
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
才能找到最后的皈依
白云兀自缭绕
缭绕着避不开的话题
在黄墙之外
我究竟是悟了还是惑了
谁会给我当头的棒喝
曾经的青山还在
只是峰少了几座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微斜的春风在阳光里
掸着老去的音符
沿层崖的阶级向上
无数双明亮的眸子
翠绿被山岚拔高的生命
谁在深蓝的时光里捏兰花指
让仰着面孔的嫩芽纷纷
走下枝头,揉捻,杀青
成一首耐嚼的诗
借宿乡野的孩子
谁可以让你们的灵魂
在一枚叶子里出窍
谁就会让你们的情感
在一杯水里复活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座壁立万仞之巅的城
该有多么凉呢
试想着,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两支并列的竹管突然发声
惊异间发现
寒意不再那么刺骨了
而后读了白云间的黄河
慢慢觉得
孤独也显得不值一提
是的,我可以走出那片阴影了
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宿法华寺
一夕雨沉沉,哀猿万木阴。天龙来护法,长老密看心。
鱼梵空山静,纱灯古殿深。无生久已学,白发浪相侵。
雨后的林
在一滴墨迹里洇着
静,来得空明也来得散淡
古殿上有浓郁的佛香
如丝如缕
薰染,青色的灯盏和黄色的经卷
盘腿的老僧
以结跏趺坐的姿式捻动手珠
微闭的嘴唇似乎在说什么
又似乎什么也未说
只有法华寺不计前嫌
法华依旧,慈悲为怀
秋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我的耳朵时常响起这样的声音
它平静而悠远
像蛐蛐的鸣叫
像秋蝉的鸣叫
像玉米或水稻叶子的摩擦
像狭窄的小巷里有风穿过
它们还时常提醒我似的
把一片片白云在面前摊开
像摊晒在秋场上的粮食
然后在丰收与喜悦的芬芳里
营造一点儿浪漫的气息
以悄悄话的方式
让我陶醉
让我看到自己干净的身体
不仅仅透明
还可以变成一滴水
原载于《躬耕》2016年10期上旬刊
作者简介:阿土,原名庄汉东,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新沂市读书协会秘书长。作品见《诗刊/绿风/诗歌报/扬子江诗刊/星河诗刊/新诗/诗词/辽宁诗界/诗歌风尚/星星·散文诗/散文/中华散文/散文选刊/人民文学/国学/延河/读者/青年文摘/雨花/北方文学/草原/飞天/四川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黄河文学/西北军事文学/青海湖等。入选《21世纪散文年选》《21世纪散文诗排行榜》《新课标·天天阅读》等百余种选本。有散文集《有一种距离叫遗忘》、《绝句那么美》、《读木识草》(台北酿出版),诗集《诗意故里·绝色新沂》等。
个人诗观:诗是语言的艺术,所以,除了精致的语言,还要有诗意,无诗意的是语言而非具有艺术性的语言。写诗对我来说,就是做好一件事,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