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38)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6年选蒲阳河文化杂谈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38)
蒲阳河
【读稿手记】读蒲阳河这组诗,至少两次被触动。
一是,刚刚回老家一趟,对蒲阳河几句诗,特别有感觉。“那么多喊过我乳名的人/不再从老屋走出/那么多的陈年往事/都隐于泥土,故乡/瘦了一圈,高了一度”(《雪落故乡》)。老家的一些老屋还在,而从老屋走出的,已经不是那些喊过我乳名的人,物是人非,故乡或许还能够回去,而心灵的故乡回得去吗?我们芸芸众生始终走在追逐欲望的不归路上,离心灵的故园越来越远,于是存留在诗句里的便只是软软的心结,纠缠的心结,只是回归的向往与企盼。什么时候,我们真的回去了,回到心灵的老家,那就是我们见性的时候,心灵得大解放的时候。而现在尽管走在回乡的路,我们最多只能这样——“左边是记忆/右边是寻觅/中间是我//一条路/摇摇晃晃/弯弯曲曲”(《回乡路》)。
二是,被蒲阳河所描述的那一面墙所触动。蒲阳河诗云:“一面墙,瓷砖/光滑白晰锃亮/找不到一根钉子/看不到一个漏洞/摸一摸/没有泥土的温度/石头般冰凉//现在的人们/走在大街上/擦肩而过/……//总有一道无形的墙隔着/彼此的目光……”(《一面墙》)。读这诗时,我想起几年前在《思维与智慧》发表的拙作《学会和墙说话》。在那短文里,我引用了文学大师卡夫卡的一则寓言。
卡翁冷峻地说着:“‘唉!’老鼠叹道,‘这世界真是一天比一天小。起初它无边无沿大得可怕。我不住地朝前跑啊跑,当远远地看见左右两边有了墙时我还真高兴。可谁知这长长的墙会如此迅速地合拢来,将我逼进这最后的一间屋子,又落进了设在墙角里的圈套。’——‘其实你只需改变一下你跑的方向就是了。’猫说着,将它吃了。”
是的,卡翁肯定不相信你迎面碰壁的机会还少,人心的隔漠如墙,恶意的中伤如墙,谣言的重围如墙,告密的罗网如墙;有时候,墙还伸出脚来,逼近你追赶你挤压你。然而,卡翁告诫“你只需改变一下你跑的方向就是了。”你改变了吗?
我想,如能向墙走去,走向深处,学会和墙说话,你是何等的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有着何等自在的人生!这便是禅,便是我们写禅意诗,读禅意诗的意义所在。(少木森)
回乡路
左边是记忆
右边是寻觅
中间是我
一条路
摇摇晃晃
弯弯曲曲
一面墙
一面墙,瓷砖
光滑白晰锃亮
找不到一根钉子
看不到一个漏洞
摸一摸
没有泥土的温度
石头般冰凉
现在的人们
走在大街上
擦肩而过
匆匆忙忙
看不见街头的乞讨
不敢搀扶老者的摔伤
总有一道无形的墙隔着
彼此的目光
如一块块瓷砖
掩饰着一道道沟痕
遮盖住一缕缕忧伤
雪落故乡
那么多喊过我乳名的人
不再从老屋走出
那么多的陈年往事
都隐于泥土,故乡
瘦了一圈,高了一度
空落落的燕子窝
似乎仍能看到
飞进飞出的影子,在忙碌
枯黄的草丛里
是否还能听到
不厌其烦的虫鸣,在叮嘱
此刻,漫天的飞雪
裹住我进村的脚步
雪呀,下吧
把白云山覆盖住
把蒲阳河覆盖住
那些过往的日子
一旦被认出,它们
会从眼眶里涌出
我按捺不住
雾与炊烟
在太行山里
家乡的炊烟弥散成雾
我左冲右突
找不到一条出山的路
在华北平原上
雾升腾成家乡的炊烟
我坐看云卷云舒
满眼是山里的那间老屋
雪落佛光寺
一朵朵雪花
从天上飘来
一个个音符
在佛光寺里跃动
披上雪花的梵音
越来越空灵
唱经的人们
白雪般清净
原载于《现代诗美学》2016年5月(总第五期)
作者简介:蒲阳河,原名杨文彪,男,1970年出生,汉族,酷爱文学。2015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荷花淀》、《新诗大观》、《当代汉诗》、《辽西风》、《桃源诗刊》、《保定日报》、《保定晚报》并被《长城诗选刊》、《大沽河诗刊》、《现代禅诗欣赏》等多家网刊选用。2016年出版诗集《静静的蒲阳河》。
个人诗观:我在诗里喜怒、哀乐、思索,诗在我心里生动、形象、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