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37)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6年选呆丁文化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初选作品(37)
一生牵挂(三首)
呆
【读稿手记】宋代慧开禅师那首《颂平常心是道》可谓家喻户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是的,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季候,不同风景,放下牵挂,断除闲心杂念,就能处处时时欣赏到人间的好风景,好时光。呆丁的诗《无题》无疑可读作对此的诠注和对你我芸芸众生的提醒,全诗如此款款而言:“春天你可以听听雨声/夏天你可以享受风清/秋天你可以听听蝉鸣/冬天你可以看看雪景/拥有豁达的胸怀/就算潦倒一生/沾满灰尘的也只是脸面/不应是心情”。
自然,无牵无挂是不易做到的,要做到心无挂碍,得有极高深的修炼功力才行。所以,呆丁以《一生牵挂》为题再题一诗。“每一片叶落地,都意味着/有一个白日梦葬身在/现实的漩涡里。而思念/自始至终都没中断过/记忆的碎片努力拼凑着/不管是喜,还是悲/一一向我靠拢”。叶在落着,一地纷纭,而激起的是人的思念与牵挂。牵挂,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离禅还远。然而,呆丁把牵挂写出某种特别的意味。请细读,她在“生命尽头”这样一个大背景里来写牵挂,就写出了一种苍茫感:“黑把夜淬染成一片孤寂/生命的尽头是磷火。此时/旷野应该无人”。于是,在一种苍茫的意境中,“想着你/我就不会孤独”,这样的诗句,其实透出的正是一种真正的“孤独感”,在“孤独”之中,又透着一种不一般的温情与温暖。这或许就是她所要表达的“一生的牵挂”?这样的“一生的牵挂”似乎就被附上了理趣,而有了禅思意味。
呆丁另一首诗如此描写纤夫:“一根绳子/便把他们憋得满脸彤红/肩膀即便磨出老茧/也得把一家老小的温饱扛在上面”《黄昏,响起纤夫的号子》。诗人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仁爱情怀,一种极易察觉的温暖。诗人同情他们“风花雪月离他们很远”,却也祝福着他们“江水浑浊也好,清澈也罢/每天都在涤洗着他们的灵魂” 《黄昏,响起纤夫的号子》。但愿他们的灵魂和我们的灵魂,以及所在芸芸众生的灵魂,在这江水、这诗意的涤洗中益发纯净!(少木森)
一生牵挂
进入秋季
仿佛一切都忧郁起来
田野的草被风吹成枯黄色
候鸟也忙着筹备搬家
一些鱼顺流而下,一些人逆风而行
不管怎样
泥土的流失,都在时刻提醒我
秋天,雨水很充足
每一片叶落地,都意味着
有一个白日梦葬身在
现实的漩涡里。而思念
自始至终都没中断过
记忆的碎片努力拼凑着
不管是喜,还是悲
一一向我靠拢
黑把夜淬染成一片孤寂
生命的尽头是磷火。此时
旷野应该无人。想着你
我就不会孤独
无
春天你可以听听雨声
夏天你可以享受风清
秋天你可以听听蝉鸣
冬天你可以看看雪景
拥有豁达的胸怀
就算潦倒一生
沾满灰尘的也只是脸面
不应是心情
黄昏,响起纤夫的号子
满江霞色,特像
江边这群人的脸。一根绳子
便把他们憋得满脸彤红
肩膀即便磨出老茧
也得把一家老小的温饱扛在上面
风花雪月离他们很远
江水浑浊也好,清澈也罢
每天都在涤洗着他们的灵魂
一根纤绳
和灯红酒绿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作者简介:呆丁,原名柯愉人,女,1968年出生,广东茂名人,作品若干散见于《诗选刊》、《绿风》、《辽河》、《中国诗人》﹑《诗歌月刊》﹑《河南诗人》、《建安诗人》、《北京诗人》、《文学月刊》、《参花》、《中华诗词》、《中国诗词》﹑《大别山诗刊》、《现代生活报》、《遂宁日报》、《营口日报》等近百个文学杂志、报刊。作品入选《火狐…永远的韩作荣》(《人民文学》杂志社选编)、《中国诗歌2013年度诗选》、《2013年*中国诗歌年鉴》、《中国诗人诗典》等选本。
个人诗观:诗歌是安放灵魂的神圣殿堂,谁亵渎了诗歌,谁就在亵渎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