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展示(59)蔡宁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5年选蔡宁文化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链接:购书之处
读稿手记:有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那就是一旦写到李白,就写酒,写醉,写得酒味越浓、醉态越深,自然越好。但是,所见写李白文字多数只是“说酒”、“说醉”的感觉,而不是真的“喝酒”、“喝醉”的那种感觉。可以说,蔡宁这组诗虽然也难免只是“说酒”、“说醉”,但说得还比较投入,比较贴近,所以就多少有些“醉意”。为了强化这“醉意”,甚至是强化一种“醉态”,初读这稿时,我干脆与收稿的学生开了个玩笑,改了梭罗常哼的那首歌《高原》的词儿:“我的心呀在桃花潭,别处没有我的心/我的心在桃花潭/追逐着李白/追逐着汪伦/追逐着酒杯与酒味/我的心呀在桃花潭,只不知身在何处?”
我意思是说,蔡宁这三首诗已经发散出了酒味,发散出了醉意,就干脆让酒味与醉意再浓烈些,再真切一些!装睡的人最不容易叫醒,装醉的人最会说自己醉了。文字里的醉意最怕是装出来的,只有“真醉”的文字,才会真的醉人。
可以这样说,蔡宁这三首诗由“酒味、唐朝气息和穿越”这三个要件组成,这都需要酒,都需要醉。喝点酒,写几句诗,再喝点酒,再写几句诗,直到真醉,直到人真的蒙昏,不知自己生在何时,今人穿越到古代,古人穿越到现代。我们就今人与古人混搭,“临窗小酌,一边碰响美酒桃花潭/一边眺望渐隐水墨之中的歌岸阁/昔,诗仙临水醉卧彩虹岗/今,我枕水醉卧万家楼”(《醉卧万家楼》)。如此的日子,如此的诗意禅境之中,或许真可与李白同会汪伦,同抒友情与醉意,那种情真意切,真如一潭桃花春水,真是幸福啊!(少木森)
写生桃花潭
三月,我来桃花潭写生
潭畔,桃花尽情舒展羞答答的红颜
那枚唐人的果正在受孕
我听见来自唐的胎音越来越强
青弋江的风,拂过一层层沧桑
红殷殷的繁花点亮历史的红灯笼
掀起唐诗的盖头,岸上
平平仄仄地响起吟哦的诗声
竹篙一拨,一阙短楫轻舟
泛动撇撇捺捺的汉字
从江畔立起文昌阁,对面
万家酒楼斟下醇正的老酒
坐入诗仙与汪伦对酒的石凳
桃红柳绿摇曳我的十指
触及内核,我的体内升起唐的温度
复苏指尖发芽千古的绝句
古渡邂逅谪仙
舀一瓢青弋江,在古朴的歙砚上
轻拈徽墨慢慢地磨润乡恋
浓稠一滴滴追思,在宣纸上
一笔笔伸展粉墙黛瓦的空间
墨痕与诗意,交融写生的画境
近景,几根线条荡漾波光粼粼的桃花潭
中景,树影婆娑地掩咉我内心的谪仙阁
一抹淡墨推远绵延起伏的青峦
浓浓淡淡的笔痕,还原湿漉漉的时间
笔下,岩石还是来自那时的山
纸上,水还是那时的青戈江
李白泛舟而来,向我招手
我执意在东园古渡口宴请诗仙
呼唤店小二,上最美最美酒的好酒
先敬前贤三盏,展开画稿
请予画上提款:醉美桃花潭
醉卧万家楼
《赠汪伦》的诗一再发酵
一行行文字与酒,砌高了
垒大了粉墙黛瓦的万家老窖
唐的气息从斑驳的石刻砖雕中逸出
浓郁万家街一个个酒肆
写生万家街,墨色干了
万家酒店遗址隐没于浓墨
几许留白逶迤青弋江
一张薄薄的宣纸承载了千古
画面自然而然地布满了沧桑
夕照万家街,几位画友
临窗小酌,一边碰响美酒桃花潭
一边眺望渐隐水墨之中的歌岸阁
昔,诗仙临水醉卧彩虹岗
今,我枕水醉卧万家楼
原载《诗歌月刊》2015年9月号
作者简介:蔡宁,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全书索引——链接:
001
001
007
012
018
022
026
031
034
037
040
043
047
050
053
057
061
065
070
072
078
081
084
089
093
096
099
103
106
110
115
119
123
127
131
133
137
142
146
149
152
156
159
162
166
170
173
177
180
184
190
192
195
199
203
208
212
215
218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