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展示(28)何均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5年选何均文化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一样灿烂(组诗)
何
读稿手记:写了一些读稿手记,引起了博友和学生的关注,就有人要和我探讨一个问题:写禅意诗的人当中有没有“大诗人”?禅意诗有没有“大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说,台湾的洛夫该可算是“大诗人”。学生说,但他的“大诗”不是禅意诗,而是《漂木》。言下之意,连洛夫的禅意诗也没有“大诗”。那么,我尽心尽力所选的这一本禅意诗年度选,肯定没有“大诗”,没有“大诗人”的作品。所以,劝我别那么费神,每篇都写手记。
我不以为然,或许写禅意诗的诗人都成不了大诗人,可是,他们可能成为风格化的诗人。写诗的人有多少呀?写诗而能有自己的风格,该是多么令人称羡的事了!为有风格的诗人做点什么,我很愿意,甚至可以一辈子乐此不疲。
何均的诗已经初步具备一定风格,如他的诗句所言,那是一种“远方的远:轻盈而辽阔”(《沙海里一叶扁舟》)。试分析一下《月夜听笛》:
“皓月一轮,大地安谧”——诗境先从远处展开。
“一缕笛音/从桂花阴中传来/呜咽悠扬着清香”——诗景拉近了,但那缕笛音悠扬着清香,仍然显得旷远。
“一涧溪水涓涓流过心房/天也空,地也阔/神也清,气也爽”——仍是远,而且轻盈而辽阔。读之,“神也清,气也爽”!
“夜鸟一掠而过/一道影飞逝,数峰清寂/尘念顿消”——鸟飞远了,数峰清寂,轻盈而辽阔。心中尘念顿消,心空便被拓得辽远!
“唯有一轮明月遍洒清辉/清风吹拂心的山山水水/水中月/皱纹叠翠”——那月远远照的,那清风轻盈吹拂,心也远了,心也轻盈了,也辽阔了,悠远如“水中月/皱纹叠翠”,一片耿耿诗心,一派悠悠禅意。(少木森)
一样灿烂
小鸟歌唱,不是为我而歌唱
小鸟自有歌唱的理由。孩子嬉戏
不是为我而嬉戏,孩子自有嬉戏的欢乐
小鸟和孩子都很美
而我,一个过客和旁观者
在这两个世界擦边而过,短暂停留
然后回归我的世界
自足亦自乐。我的世界之门随即关上
而我的窗却向世界打开
不断摄影风云雷电的变幻,一样灿烂
沙海里一叶扁舟
在沙漠里躺,你就想
躺在海浪上
沙柔细,手脚在里面滑行
就收到沙的抚摸:温凉
苍鹰在碧空盘旋
没一丝风。你,一叶扁舟
荡漾沙浪上
远方的远:轻盈而辽阔
北极童话
深冬冰封北极与大江
一层厚厚的雪与白
枣红马拉着雪橇
往返两岸。老把式望空一甩
雪原与寂静吞没长鞭
清脆的山响。眉毛胡须
坠落纷纷的白
两岸远山与桦林
一身素装,从容迎来淡定送往
静观狼、鹿、野兔与老虎
还有秃鹫与猎人
你算计我,我算计你
无论谁吃谁
血腥都弥漫空气
地上的血迹很快被大雪掩埋
滋润雪下植物的根
北极就像什么都没发生
像童话圣洁:白茫茫,静寂
和平主义者考拉
上苍的一种奇特的造物
一生以桉树为家
只吃桉树叶,从不喝水
孩子待在腹袋里
整天总是睡,要睡十八个小时
睡着了,与桉树融为一体
温顺憨厚,与世无争
是个和平主义者
四周安宁,清风徐徐
月夜听笛
皓月一轮,大地安谧
桂树下,树影婆娑
人影婆娑。一缕笛音
从桂花阴中传来
呜咽悠扬着清香
一涧溪水涓涓流过心房
天也空,地也阔
神也清,气也爽
夜鸟一掠而过
一道影飞逝,数峰清寂
尘念顿消
唯有一轮明月遍洒清辉
清风吹拂心的山山水水
水中月
皱纹叠翠
碧水寺
碧水寺在悬崖边
枕着涪江的涛声。千年的江水
在流逝,千年的香客也在流逝
走了一拨,又来一拨
面孔在翻新,愿望也在翻新
一边是江水,江水在奔波
一边是菩萨,菩萨在聆听
许愿是为了安心
事情最终还得自己尽心做
碧水寺的菩萨听得最多的
还是涪江波涛的絮语
滚滚不息,无论白天与黑夜
原载2015年8月《现代诗选粹》“60后诗人/当代优秀诗人诗歌作品大联展”
作者简介:何均,原名何军。生于1965年。四川江油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创作有长诗《神明之光》、《水仙花开了》、《如果必然》、《年轮》。着有诗集《明镜集》《清晨,我遭遇必然的蝴蝶》,小说集《伍镇》,散文集《真意》,《何均作品选》。曾获海外诗人彭邦桢诗歌创作奖。

全书索引——链接:
001
001
007
012
018
022
026
031
034
037
040
043
047
050
053
057
061
065
070
072
078
081
084
089
093
096
099
103
106
110
115
119
123
127
131
133
137
142
146
149
152
156
159
162
166
170
173
177
180
184
190
192
195
199
203
208
212
215
218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