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展示(11)秦时月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2015年选秦时月文化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读稿手记:这组诗语言平实如话,很容易让人想起古诗的写法与风味,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疑,这诗语平意不平,让人警醒,让人回味.
“我悄悄回来,又悄悄离去/没有人会记住我,就像/没有人会长久记住这个村子/和村子里那些熟悉的人”(《没有》)也一样语平意不平,一样让人警醒,让人回味。读秦时月这诗之前,正与友人谈过一个话题:亲情与永恒。当时,谈到再亲近的人,比如爷孙关系,如此的血缘关系,记忆也不过延续三到四代,就是说“曾孙”这一辈,或许还记得“曾祖父”,还寄托一些怀念。再过一辈,亲情已谈,记忆也已淡化,倘若还聊起来时,基本也就像聊起一个旁人差不多了。所以,民间有言:“人活心里不过五代。”就是说,一般人在第五代的后辈人那里,已经基本被谈忘了。这不是虚无,不是厌世。这是“放下”!别太在乎那些你曾经念念不忘、曾经魂牵梦绕的东西,比如,“祖辈”、“子孙”这样的人生大事,也不过几代人就忘了你是谁了!
放下!放下吧!“没有人会长久记住这个村子/和村子里那些熟悉的人”!而且,“春日春时”短暂,“不管,那一如往日的风如何动情地吹/雨又如何缠绵着下,都唤不回/那些美好和亲切的回忆”(《多年以后》),让自己活得无牵挂些,活得轻松些、禅意些吧!(少木森)
小草又往路中央挤了许多
不像城里那些占道经营的小商贩
时常躲避着制服的眼睛,那只是间歇式的
你进我退,不像此时挤到路中央的小草
蓬蓬勃勃、拖儿带女,决意在此安营扎寨
我不忍心踩踏它们,只好侧转身,弯过去
弯到,那些暂时还没被它们侵略到的地方
再过几时,它们就成为这里的主人了
我们将反主为客,不许插足,更不能容身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我们变得不能相认了
就像从不认识的两个人
四目相对,激不起丝毫的涟漪
那曾痉挛和颤抖的感觉已经远逝
我们呆立或枯坐着,眼神迷茫而空洞
不管,那一如往日的风如何动情地吹
雨又如何缠绵着下,都唤不回
那些美好和亲切的回忆
没
路上的石子给我制障
我被故乡的风推搡着,打着趔趄
那些熟稔的物象,和曾亲切唤我乳名的人
已越来越远
我悄悄回来,又悄悄离去
没有人会记住我,就像
没有人会长久记住这个村子
和村子里那些熟悉的人
春
春天有什么好?
只不过风儿软一点、草儿绿一点、花儿娇媚一点
越冬老人筋骨松动了些,罢了!
喜欢春天是那时的事
燕子剪开一池春水,翩然而至
绕村盘旋,勘基选址
燕子爱红砖绿瓦
燕子爱雕梁画栋
燕子爱涂得白生生的墙壁
燕子爱笑语呢喃的人家
我那每日一吵的父母啊
此时,就会压低噪门,转怒为嗔,冷脸换作欢颜
日日泡上一壶地产的好茶,扯住过往行人,上门
歇脚,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于是,燕子误入我家。衔泥筑巢
不到换季不走
我喜欢看着炊烟袅娜远去
丝丝缕缕的,从瓦片围着的烟囱里
盈盈款款走出来。刚开始,她们是站着的
后来,像是承受不住天空之重,和大地之托
便四散去,渐行、渐远
她们有扶摇直上的,也有扭着腰身走的
还有萦绕徘徊打着旋的,不管怎样
最终,她们都会向着某个方向袅娜远去
把我的思绪带到山外的世界
原载《紫江诗刊》2015年6月第三期
作者简介:秦时月,本名张友琴,男,1962年10月出生,湖北省作协会员,现居湖北武汉。有诗歌、散文、文学评论作品在《诗刊》《星星》《诗选刊》《绿风》《诗潮》《诗林》《诗歌月刊》《中国诗歌》《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入选《世界现当代经典诗选》《湖北诗歌现场》《新世纪诗选》《中国当代亲情诗文选》《中国诗人诗典》《中国当代诗歌赏析》等年选和读本。
个人诗观:诗是一种形而上的生活方式与形而下的自然书写的完美结合。
001
001
007
012
018
022
026
031
034
037
040
043
047
050
053
057
061
065
070
072
078
081
084
089
093
096
099
103
106
110
115
119
123
127
131
133
137
142
146
149
152
156
159
162
166
170
173
177
180
184
190
192
195
199
203
208
212
215
218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