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特色阅读杂谈文化 |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少木森禅意诗精选精读》选例之十四
仍有人质疑:你写的,那是禅诗吗?我回答:可能不是,我只说那是禅意诗。
“禅诗”与“禅意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在许多场合说过,“禅诗”应该是那些演绎禅理、表现禅机的诗,它可能有一个“合辙不合辙”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不是合乎禅理、禅机,应该有一个较为严格的规范和评价标准。而“禅意诗”往往不需要那么讲究,它只是对生活中所蕴含的一些“禅意”的发现,或说是表现出生活中可能有的那么一点儿“禅意”而已。“禅意”是什么呢?是自然的生活,是随缘洒脱、逍遥自在;“禅意”就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看法和态度。每个人心灵都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花,不要埋藏自己心灵盛开的花朵,这恐怕就是“禅意”吧?!
在家静坐(禅意诗)
一千个人有一千张脸
各不相同互相辨认
一千个人只有两种状态:
在家。离家。交替进行
静坐一会儿
远来的风携点儿香
侧身挤入门缝
心被托了出来
像一只风铃被悬在半空
只需一些风
就响了
紫草说:我读出的是一个人心绪纷乱。这能是禅吗?禅应该是无我无他,是一种静,甚至应该是寂静。
说得不错!学禅就是要修心,修心就是要静心,让心灵不为世俗杂念所动。禅修时,有一个具体的做法,就是当你在静坐时,种种思绪会像过影片一样地在脑海播放,想要克服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思绪,就要在每个思绪一涌现时立刻给这思绪一个称呼。这就给这些杂乱的思绪一个接一个做上“记号”了,这每一个的称呼都代表着一个你需要除去的念头。如果你已经能够在禅坐时给念头一个称呼,你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看住自己的念头,就有可能去除杂念,清心静气。所以,静坐时,心不是“空”的、“寂”的,而是有许多念头在刹那间不断地生生灭灭,静守一颗心,仍然禁不住被“远来的风携点儿香”而把“心”托了出来,但你还得“静守”啊。这,就是生活,这可能也是生活的一点儿禅意!
生活里如果多一点这样的“禅意”,就会因此而自在,而自由,而活泼,而生动。
我们说要“诗意的栖居”、“诗意的生活”,说到底就是用心生活,要对周围的一切有心,要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可爱与诗意。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感受细节的诗意,感受诗意的细节。所以,诗很多时候的确是“小”的,甚至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古人写“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写“草色遥看近却无”。都是很“小”的细节,却蕴着浓浓的诗意。
我写的多是这样“小小”的东西。有时小得很不起眼,小得可能只有写诗的人才注意到它,才在意它。但是,“小小”的诗,“小小”的诗的细节,在我看来却有厚度,有一些你惦起来有份量的东西在里面,那是些什么呢?是生活的质感,是生活的美质。它,似乎是一种非语言能表达的东西!这也和禅式思维相吻,禅主张“人要活在当下”,过去只是回忆,未来只是计划,生活只在每一个“当下”才是真实的。而活在当下,其实也就活在一个个细节里。所以,禅还讲感性,讲直觉。以直觉感受当下生活的美好、自在,这肯定是一种“禅意”。
我写《草尖》时,自然没有想这么多,但它肯定与我平常的这一些想法有关,我想写出细节的美,写出对这细节的“直觉”,哪怕它很“小”,“小”到很不起眼。
草尖(禅意诗)
草尖上有一颗露珠
晶莹地
像哈哈镜
我们的笑声
突然想
聚焦我的目光
尖尖细细的
还要轻轻
轻轻地刺破露珠
会不会
东北的沙木贤兄就我的诗《草尖》和了一首诗,诗情婉约,见解深刻。我觉得,沙兄与我一样,是在文字外感受到生活的质感了,是感受到一种禅意了。
附:沙木贤诗
我得轻轻地
聚焦我的目光
因为"美"
也是世间最脆弱的
一种存在
譬如朝露
一丝微风
就能粉碎
多少个晶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