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木森禅意诗精选精读》选例之十四

(2010-07-02 07:34:12)
标签:

少木森

禅意诗

特色阅读

杂谈

文化

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少木森禅意诗精选精读》选例之十四

 
               

《少木森禅意诗精选精读》选例之十四

                  

                   第二辑  独自叙说

 

                               禅意与静坐

                           ---- 再说“禅意”(1

 

                          少木森

 

仍有人质疑:你写的,那是禅诗吗?我回答:可能不是,我只说那是禅意诗。

“禅诗”与“禅意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在许多场合说过,“禅诗”应该是那些演绎禅理、表现禅机的诗,它可能有一个“合辙不合辙”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不是合乎禅理、禅机,应该有一个较为严格的规范和评价标准。而“禅意诗”往往不需要那么讲究,它只是对生活中所蕴含的一些“禅意”的发现,或说是表现出生活中可能有的那么一点儿“禅意”而已。“禅意”是什么呢?是自然的生活,是随缘洒脱、逍遥自在;“禅意”就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看法和态度。每个人心灵都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花,不要埋藏自己心灵盛开的花朵,这恐怕就是“禅意”吧?!

 我来回答一位叫紫草的网友所质疑的《在家静坐》的“禅意”在哪里?先读诗吧!

 

在家静坐(禅意诗)

 

一千个人有一千张脸  

各不相同互相辨认  

一千个人只有两种状态:  

在家。离家。交替进行  

 

静坐一会儿  

远来的风携点儿香  

侧身挤入门缝  

心被托了出来  

像一只风铃被悬在半空  

只需一些风  

就响了  

 

 

紫草说:我读出的是一个人心绪纷乱。这能是禅吗?禅应该是无我无他,是一种静,甚至应该是寂静。

说得不错!学禅就是要修心,修心就是要静心,让心灵不为世俗杂念所动。禅修时,有一个具体的做法,就是当你在静坐时,种种思绪会像过影片一样地在脑海播放,想要克服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思绪,就要在每个思绪一涌现时立刻给这思绪一个称呼。这就给这些杂乱的思绪一个接一个做上“记号”了,这每一个的称呼都代表着一个你需要除去的念头。如果你已经能够在禅坐时给念头一个称呼,你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看住自己的念头,就有可能去除杂念,清心静气。所以,静坐时,心不是“空”的、“寂”的,而是有许多念头在刹那间不断地生生灭灭,静守一颗心,仍然禁不住被“远来的风携点儿香”而把“心”托了出来,但你还得“静守”啊。这,就是生活,这可能也是生活的一点儿禅意!

 当然,还有这样一种说法:“禅意”不应该是死寂,而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没有挂碍,没有羁绊,犹如云在天空,因其没有挂碍,没有羁绊,所以能够自由舒卷,任意飘游,随时变化。这是每个人心灵都有的一种感性,甚至是一种直觉,“风吹而动”、“鸢飞鱼跃”,但它是一种心灵内守的动,一种静守的动,犹如一个人在家静坐,可他并没有绝尘而去,他也不可能真的绝尘而去,他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不要逃避自己的感性,懂得感性不是肆意感性,让感动常在身边,让眼眶时常湿润,让心灵时常被触动——这也是禅。”

生活里如果多一点这样的“禅意”,就会因此而自在,而自由,而活泼,而生动。

 

 《少木森禅意诗精选精读》选例之十四

 禅意与细节

                         ----再说“禅意”(2

 

                           少木森

 

    学写小说的时候,很感谢许多师友教给我的秘诀:要写好细节!光会编情节没有用,有独特的语言也没有用,关键要写好细节。写好细节,小说就出来了!

    后来终于领悟和发现,其实生活就在细节里。谁都活在细节里,哪怕你一辈子活得大开大合,很有气魄,回头一看,鲜活着的还是一些细节,供你回味的还是一个个的细节。

我们说要“诗意的栖居”、“诗意的生活”,说到底就是用心生活,要对周围的一切有心,要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可爱与诗意。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感受细节的诗意,感受诗意的细节。所以,诗很多时候的确是“小”的,甚至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古人写“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写“草色遥看近却无”。都是很“小”的细节,却蕴着浓浓的诗意。

我写的多是这样“小小”的东西。有时小得很不起眼,小得可能只有写诗的人才注意到它,才在意它。但是,“小小”的诗,“小小”的诗的细节,在我看来却有厚度,有一些你惦起来有份量的东西在里面,那是些什么呢?是生活的质感,是生活的美质。它,似乎是一种非语言能表达的东西!这也和禅式思维相吻,禅主张“人要活在当下”,过去只是回忆,未来只是计划,生活只在每一个“当下”才是真实的。而活在当下,其实也就活在一个个细节里。所以,禅还讲感性,讲直觉。以直觉感受当下生活的美好、自在,这肯定是一种“禅意”。

我写《草尖》时,自然没有想这么多,但它肯定与我平常的这一些想法有关,我想写出细节的美,写出对这细节的“直觉”,哪怕它很“小”,“小”到很不起眼。

 

草尖(禅意诗)

 

草尖上有一颗露珠

晶莹地  等待我们目光穿透

像哈哈镜  等待捕捉

我们的笑声

 

突然想  我得轻轻地

聚焦我的目光

尖尖细细的  像草尖

还要轻轻  比微凉的风还轻

轻轻地刺破露珠

会不会  就倒出一串笑声

 

 

东北的沙木贤兄就我的诗《草尖》和了一首诗,诗情婉约,见解深刻。我觉得,沙兄与我一样,是在文字外感受到生活的质感了,是感受到一种禅意了。

 

附:沙木贤诗

 

我得轻轻地

聚焦我的目光

因为""

也是世间最脆弱的

一种存在

譬如朝露

一丝微风

就能粉碎

多少个晶莹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