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稿在博上可找到,那是[讲座简稿],后应《教师博览》之约,修订为文章,并发在该刊2007年3月号。逢修订并贴[教育闲笔系列],一并再贴出,敬请跟贴批评、指教。谢谢!
[发表稿]我们需要哪些人文精神的教育(3)
少木森
三、我们如何进行人文精神的理性启蒙
1.基础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人格意识
对于一个人来说,人格意识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一般地说,人人都会本能地体现和维护自身的尊严,这就是最起码的人格意识了。但是,自觉的人格意识不仅体现在尊严的维护中,还体现为一种修养、一种对个性人格的自觉完善。甚至还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周围的人和事,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有一个概念叫“赤子”,就是说一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干干净净的,这就叫“赤子”。他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就是说,要成为“大人”,成为“君子”,就要有一颗天真、纯朴、真诚的“赤子之心”。反过来说,只有拥有一颗天真、纯朴、真诚的“赤子之心”,你才能成为“君子”,受人尊敬,具有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所以,这就得有道德修养,就得不断“修炼”自己,抵御住人生的种种诱惑,才会葆有一颗“赤子之心”。其实我们历代许多具有“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的人物,大多都是有着一颗拳拳赤子心的人。
人格教育既是德育,也是智育。人格培育决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智高而无德的人,肯定没有什么人格可言;可要是德高而无智无能,也不可能造成任何人格影响。用知识的力量去打造人格,用智慧去点燃人格,这才是人格培养的根本所在。我们向来推崇“智慧”、“德高”的人,正是这个理儿。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新是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人文精神求善求美,科学精神求实求真,看上去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即求新求变和求善。不实不真,就是虚,就是假。虚了,假了,还有什么“善”可言呢?所以说。创新是一种科学的人文精神。
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起码思维品格。没有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发展。反过来说,创新正是为了人的发展,也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来就没有为创新而创新的.只有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而去创新的。创新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2)要不断批判“盲从”
创新谈何容易?有时我们真的不应束缚自己的发展。眼前所看到的不一定是长久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不要墨守成规,要认清自己的真正实力并充分发挥出来。创新,其最大的思想障碍是“盲从”。我们常说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说到底就是要突破已有的观念,跟上已经发展的实际。
创新必须有三个层面:一是可表达的认识(真理)的新,二是可操作的技术(实践)的新,三是尚未完整表达、尚未能操作的想法、灵感(思想)的新。我们也许看到了第一第二层.但我们恰恰缺乏第三层——思想的新。
(3)要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许多人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学生长于考试。而短于“创造”。据说,这是应试教育体制之过。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美国的“人才金字塔”中,华人在较重要的层数上占了相当的比例。但“大师级”的创新型人才却很少,多是执行型的人才。
我们不说体制。只说文化,确实也有让人深思的地方。不少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不管中国人走到哪里,哪怕成了美籍华人或欧籍华人,我们都教育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听大人的话,听老师的话。我们送孩子去幼儿园去小学时,总是叮嘱孩子:“要乖,听老师的话。”接孩子回来时,总要问:“今天乖不乖?有没有听老师的话啊?”欧洲人、美洲人送孩子去幼儿园去小学时却多数这么交代孩子:“多向老师提问题。”接孩子回来时,总要问:“今天表现出色吗?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呀?”
这样不同的文化心理,不同的教育方法,自然会养成孩子不同的思维习惯。我们太需要突破文化心理的制约,要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3.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1)“良好合作”在未来竞争中有优势
庄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寓言《匠石与郢人》,说是匠石与郢人一个是木工.一个是泥瓦工。经常一起配合着给人盖瓦房、宫殿。匠石的斧子挥得出神入化,能用那么大的斧子一挥而刮去郢人鼻子上粘着的白灰,而鼻子丝毫无损。有一天.郢人在给人家的房屋涂白灰时。又有一滴白灰落在他的鼻子上,像苍蝇的翅膀那么薄。郢人对匠石说:来吧!用你的斧子把我鼻子上这白灰砍掉吧。匠石就操起了斧子,挥舞得呼呼作响,郢人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只听“呼”地一声,鼻子上的灰被“砍”得干干净净,而鼻子却安然无恙……宋国国君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很是好奇,下令把那个匠石给找来。他在大殿上对匠石说:我也把白灰涂在鼻子上,让你给砍砍。好吗?匠石说:不行不行!我确实曾经这样砍过,但你又不是我那朋友郢人。
历代以来,我们更多地把这寓言解读成:争斗需要对手!庄子在讲这个寓言时,确实主要也是这层意思:他以此为比喻,说惠子死后,自己没有“话语”对手了,就没有说话的对象了。所以嘛,对手的存在是敌对、相争,然而没有对手是寂寞的、悲哀的……
但是,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来解读一下庄子这寓言的寓意呢?即:合作是双方的事,合作需要双方的默契!由于对面郢人的默契配合,匠石才能削下鼻子上的白灰,而对方鼻子一点也没有受伤。要是对方配合不默契,不可估摸的惨剧就发生了。
当代社会,社会生活内容丰富了,社会分工更明确了,专业化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一种趋势,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一个人而包打天下,更需要合作,更需要默契的配合了。而我们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太缺少合作机会,许多人比较自私,缺少的恰恰就是“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