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微小品]说 烟

(2006-02-06 09:01:42)
分类: 阅微小品
[阅微小品]说 烟


少木森


   现如今,生活随笔见热,写人的“癖好”说人的“癖好”的人多了,七嘴八舌,各个人眼中的“癖好”各不相同,你觉得最该贬斥的恰恰是他津津乐道的,正说反说皆成文章,颇有意趣。比如,抽烟。在许多人看来,抽烟是有害的,但你到文章里读读,“抽烟”别有滋味!

  我一位文友姓邹,就写过很见“道”的说烟文章,给人很深的印象。他说:烟这东西无他,虚无不定,怀着不同心情就会觉出不同味道。这话,颇得“抽烟”的精髓。抽烟者,或出于好奇,历久而成瘾;或由于无聊,经年而弥消其郁闷;或生活压力过大,吞云吐雾而放松自己;或自得自乐,借以享受生活……邹先生说忘记了自己是怎样抽上烟的,但以现在论之,抽烟对于他是一种自得的表现。“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管他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或者多么无奈。此刻,我粗茶淡饭之后,斜靠沙发,燃着一支烟,自然增加了家的温馨感觉,便会格外珍惜这一片蔽雨的屋顶、一张安卧的床、一个善良的黄脸老婆——这些常让我们不太满足,常让我们忽略的宝贵财富……”我以为,自得在许多时候、许多场合里是一种健康的、良性的心理,从某种角度说,自得是一种美德。这种心理,对于人会有一种提升作用,特别是在这个物欲膨胀、欲壑难填的时代,简直难能可贵!我们有理由劝一声:邹君,请再抽一支烟!

  烟,让人自得,烟更能融洽人际关系。说到这一方面,还是晓禾君的文章说得有趣。晓禾属于“知青”那一代,七十年代初插队在福建南靖的一个山区大队。此期间,晓禾曾经为一位女知青月经期不能下水田的事与生产队长吵过架,论性质也许可列为见义勇为者,但他从此得罪了这位队长,而队长的亲戚是大队书记。等到他要招工进城时,书记捏住了他那命运的脖子,那公章盖不下来了。他知道书记爱喝酒,也爱抽烟。但家里挺穷,酒买不起,烟却少不了,因为自己有烟瘾。那就用烟吧!但他又舍不得送,就只得敬烟了。他能说会道,敬烟时给书记讲抽烟的三种不同境界:初等烟民,烟气仅止于鼻腔;稍入道者,烟气畅于心肺;得道者,烟气纵贯全身,飘然欲仙……边说边赠烟,一来二去,就缩短了心理距离,就更有话说了。也就这么几支烟了,在抽完最后一支时,书记已盖下了那鲜红如血的章……当然,那是一个廉洁的时代。要在不廉洁的时代,那几支除非是金条才行。

  读刊时,知道著名诗人叶延滨戒烟后文思喷涌,每日有作品数千字名世……这文章是在说烟的不是之处,借名人以佐证:戒烟之好。谁知我读此文时,思维并不只止于“戒烟”上,倒发觉“烟”这种东西确实妙不可言,抽烟时可以驱赶烦恼与无聊,获得内心的安慰和平静;可以融洽人际关系,在递烟或借火的细节中,男人之间获得的那种无言的交流和默契,至今没有什么能够取而代之。而即使你戒了,不再抽烟了。这戒烟也还能刺激人,让人文思喷涌……

  还是邹君那句话精辟:烟这东西无他,虚无不定,怀着不同心情就会觉出不同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