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禅意诗精选及评述 |
读《野地寻禅》
余 晴
少木森那些标有“禅”字的组诗,比如《花木禅》、《一支秋禅》、《谁再来出禅入禅》,被不少评论家说成是“禅诗”,少木森自己似乎也认同了这种说法,他说过“尝试着写过一些禅诗”,还有一篇宣言式的随笔《禅与诗在人生的背面》,真是把禅与诗联系起来了。江西著名评论家刘忠诚干脆给少先生的诗作做了这样的归类:
少木森的禅诗有两个类型:一类是直接引禅入诗的禅诗。诗的终极指向在禅,诗只是禅的载体或形式,整个诗的诗心是禅,是禅理的生发与点拨,我称之为禅意诗。“不再流浪你不高兴么/挂鞋作/钟/历史/嘶哑地/撞响所有寺庙//你不走了/但还是有人去化缘”。这首《僧鞋菊》就是这样一首禅意诗,寄寓了随缘化弦的禅理。少木森的禅诗还有另一类型:禅境诗。这类诗的最终指向并不是禅,诗心不再是禅,而是一种心情转录、转化、转换的诗,其最终指向就是生命体验。少木森在谈及自己的《花木禅》时就说:“禅历代以来不断被引入诗文图画,事实上早意味着它作为一种方式来作为潇洒的显示,早就以空的形式来装上不空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心情转录过程中,禅不纯然只是起转录作用,它还有转化、转换的功能。它把世俗的心情心境,把世俗的浮躁与烦恼转化、转换为大彻大悟、太虚无边的虚静之美的心情心境。这样,既转换了人的心态,在心理学上起到了心理大调适的作用,又在审美上给人以天外仙境般的心境大享受。禅与道这种安静闲适、虚融淡泊,真有如净几明窗之下焚香掩卷,每当会心处,欣然而笑,更觉悠然神远。少木森的禅境诗所极力创造的正是这一种境界。在他的《散落的枫红》中,不仅“秋风凉了”,而且“夕阳凉了”。尔后,很自然地引渡到“绝域苍茫”的境界。《对面一墙迎春花》更出境界“沿淅淅沥沥的水声走下去/土墙上飘起的歌/金黄亮丽/生动如微笑”。《古莲的传说》参悟的是“阳光响亮的西天/又深又远”。这种天际苍茫,人寰恬远,天人合一,仙凡无界的境界不正是典型的禅式境界么,然而这境界后面所隐含的又不仅仅是禅。
但也有人说,诗中有禅意和禅诗并不同一回事。这观点影响了我,我反复读了少先生的诗,觉得真可以不这样归类,因为其中有些诗似乎不能算是直接与禅有关的,如此归类,就容易引得争议与质疑:那哪是禅诗啊!不过,少先生的那种禅式的静气,那种禅式的悟性,的确隐约于诗里,他常写风,但读他的诗,你能够感觉到再肆虐的风吹到少先生的脸上时,却永远是和风细雨了。你看这一首《草凌乱》,表面上看是那样“凌乱”,那草地是那样“无序”,可他有的是定力,他希望的是“那些井然有序”、“那些羁绊”终被摒弃。他在榕树网刊谈过这首诗:“是啊,有的时候管它‘陷阱在乱草里,蛇蝎在乱草里’,那种无序还真是有魅力的。”应和他的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女作者凉月满天,她说:“先生此诗,我最欣赏一句:那些有序终被摒弃。每个人都按照既定规则和轨迹行走与生活,但心却总想生出翅膀,随着长河落日,秋草连天一起飞扬,象一面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帜。当终有一天能够稍得解脱的时候,是怎样的畅快和适意。我们的生命中,不能光有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慨叹,还当有一些适时和不适时的放纵啊。”细细琢磨,少木森禅诗最严重的缺点是没有时代背景,没法直接读出现代生活的影子,甚至连所选取的意象都是那些亘古不变的东西。这也就没法让现代人感觉到你所写的到底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甚至可以怀疑这是现代人写的吗?都说些什么话啊,怎么离我们生活这么远呢?这就很难引起太多的人的共鸣了。
然而,我又看到这缺点其实恰恰是优点,是少木森禅诗的高明之处。由于没有表面生活场景的限制,往往让诗人更能发挥想象力,把一些象征性很强的意象编织在一起,也就形成了诗的内在特质,从而使所有愿意读它,又读懂了它的人,能以各自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去体会它,而产生共鸣。正如自古以来,所有际遇不佳、却人品高洁的人都会被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所打动一样,许多人生曾经辉煌而有成就的人,现在由于什么原因而挫折,正处在人生低潮期时,也许就会被少木森的《渡头》所打动,所共鸣。
“远行的人/远在秋雨里了/就像一只鸟雀飞去”。起句不凡,设定了一个人生离别的氛围,但他能化沉重话题为淡淡的忧伤,那只不过如一只鸟雀飞去的寻常事儿罢了。渡头不知道每日要演绎多少这样的人生画面,你看“渡头的船依旧忙碌/争渡 如同鸟雀竞飞/却是 一道永恒的风景”。
然后,他笔锋一转,唱道:“也许 希望有人注视你的背景/也许 期待有人在你的脚印里/辨认你所走的方向/你的心情 因此而凄美//然而过去的历史早已忘却/一只鸟飞回渡头/是不是原先的那一只/难道 你有心体会过?”真是智者之言。他在回凉月满天时说:“总是回头看时,可能就要错过眼前不错的风景。”这恐怕就是最好注脚吧。他不是说给我的,但我流泪了。
“天下的失意和惆怅是一样的,天下的孤独和悲哀是一样的,敝裘和鹤氅包裹的心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凉月满天说得真叫犀利。当我在失意与惆怅中,我情不自禁要低声吟起少木森这样的诗句了:“假如世界真有天真/天真一如你一如我”。
余 晴
少木森那些标有“禅”字的组诗,比如《花木禅》、《一支秋禅》、《谁再来出禅入禅》,被不少评论家说成是“禅诗”,少木森自己似乎也认同了这种说法,他说过“尝试着写过一些禅诗”,还有一篇宣言式的随笔《禅与诗在人生的背面》,真是把禅与诗联系起来了。江西著名评论家刘忠诚干脆给少先生的诗作做了这样的归类:
少木森的禅诗有两个类型:一类是直接引禅入诗的禅诗。诗的终极指向在禅,诗只是禅的载体或形式,整个诗的诗心是禅,是禅理的生发与点拨,我称之为禅意诗。“不再流浪你不高兴么/挂鞋作/钟/历史/嘶哑地/撞响所有寺庙//你不走了/但还是有人去化缘”。这首《僧鞋菊》就是这样一首禅意诗,寄寓了随缘化弦的禅理。少木森的禅诗还有另一类型:禅境诗。这类诗的最终指向并不是禅,诗心不再是禅,而是一种心情转录、转化、转换的诗,其最终指向就是生命体验。少木森在谈及自己的《花木禅》时就说:“禅历代以来不断被引入诗文图画,事实上早意味着它作为一种方式来作为潇洒的显示,早就以空的形式来装上不空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心情转录过程中,禅不纯然只是起转录作用,它还有转化、转换的功能。它把世俗的心情心境,把世俗的浮躁与烦恼转化、转换为大彻大悟、太虚无边的虚静之美的心情心境。这样,既转换了人的心态,在心理学上起到了心理大调适的作用,又在审美上给人以天外仙境般的心境大享受。禅与道这种安静闲适、虚融淡泊,真有如净几明窗之下焚香掩卷,每当会心处,欣然而笑,更觉悠然神远。少木森的禅境诗所极力创造的正是这一种境界。在他的《散落的枫红》中,不仅“秋风凉了”,而且“夕阳凉了”。尔后,很自然地引渡到“绝域苍茫”的境界。《对面一墙迎春花》更出境界“沿淅淅沥沥的水声走下去/土墙上飘起的歌/金黄亮丽/生动如微笑”。《古莲的传说》参悟的是“阳光响亮的西天/又深又远”。这种天际苍茫,人寰恬远,天人合一,仙凡无界的境界不正是典型的禅式境界么,然而这境界后面所隐含的又不仅仅是禅。
但也有人说,诗中有禅意和禅诗并不同一回事。这观点影响了我,我反复读了少先生的诗,觉得真可以不这样归类,因为其中有些诗似乎不能算是直接与禅有关的,如此归类,就容易引得争议与质疑:那哪是禅诗啊!不过,少先生的那种禅式的静气,那种禅式的悟性,的确隐约于诗里,他常写风,但读他的诗,你能够感觉到再肆虐的风吹到少先生的脸上时,却永远是和风细雨了。你看这一首《草凌乱》,表面上看是那样“凌乱”,那草地是那样“无序”,可他有的是定力,他希望的是“那些井然有序”、“那些羁绊”终被摒弃。他在榕树网刊谈过这首诗:“是啊,有的时候管它‘陷阱在乱草里,蛇蝎在乱草里’,那种无序还真是有魅力的。”应和他的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女作者凉月满天,她说:“先生此诗,我最欣赏一句:那些有序终被摒弃。每个人都按照既定规则和轨迹行走与生活,但心却总想生出翅膀,随着长河落日,秋草连天一起飞扬,象一面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帜。当终有一天能够稍得解脱的时候,是怎样的畅快和适意。我们的生命中,不能光有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慨叹,还当有一些适时和不适时的放纵啊。”细细琢磨,少木森禅诗最严重的缺点是没有时代背景,没法直接读出现代生活的影子,甚至连所选取的意象都是那些亘古不变的东西。这也就没法让现代人感觉到你所写的到底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甚至可以怀疑这是现代人写的吗?都说些什么话啊,怎么离我们生活这么远呢?这就很难引起太多的人的共鸣了。
然而,我又看到这缺点其实恰恰是优点,是少木森禅诗的高明之处。由于没有表面生活场景的限制,往往让诗人更能发挥想象力,把一些象征性很强的意象编织在一起,也就形成了诗的内在特质,从而使所有愿意读它,又读懂了它的人,能以各自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去体会它,而产生共鸣。正如自古以来,所有际遇不佳、却人品高洁的人都会被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所打动一样,许多人生曾经辉煌而有成就的人,现在由于什么原因而挫折,正处在人生低潮期时,也许就会被少木森的《渡头》所打动,所共鸣。
“远行的人/远在秋雨里了/就像一只鸟雀飞去”。起句不凡,设定了一个人生离别的氛围,但他能化沉重话题为淡淡的忧伤,那只不过如一只鸟雀飞去的寻常事儿罢了。渡头不知道每日要演绎多少这样的人生画面,你看“渡头的船依旧忙碌/争渡 如同鸟雀竞飞/却是 一道永恒的风景”。
然后,他笔锋一转,唱道:“也许 希望有人注视你的背景/也许 期待有人在你的脚印里/辨认你所走的方向/你的心情 因此而凄美//然而过去的历史早已忘却/一只鸟飞回渡头/是不是原先的那一只/难道 你有心体会过?”真是智者之言。他在回凉月满天时说:“总是回头看时,可能就要错过眼前不错的风景。”这恐怕就是最好注脚吧。他不是说给我的,但我流泪了。
“天下的失意和惆怅是一样的,天下的孤独和悲哀是一样的,敝裘和鹤氅包裹的心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凉月满天说得真叫犀利。当我在失意与惆怅中,我情不自禁要低声吟起少木森这样的诗句了:“假如世界真有天真/天真一如你一如我”。
后一篇:探索者的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