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虚构之·学《往昔书》(八)

(2025-06-21 14:36:39)
标签:

欧土·莲花

往昔书

杂谈

分类: 随笔·草堂笔记
非虚构之·学《往昔书》(八)


     《夏天》里,作者说“我对夏天的喜爱超乎寻常”。我第一反应是,夏天更能掩盖贫困,或饥寒交迫。我在很小的时候读过的一段话,怎么也忘不了:寒冬的凄风苦雨,更加衬托出一个人的贫穷。穿着补丁又补丁,或许还有浸水的雨鞋,带着一个破旧的斗笠,瑟瑟发抖,哐唧哐唧地,行走在泥泞的旷野,......。这一幕似乎描写我儿时的贫困交加,只不过我多是背着一布袋米孤独地走在上学的大路小路上。很多年以后,我家,我和大多数乡村百姓一样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还有初中时的女同学形容我的贫寒,甚至包括在体制中的儿时熟人都感叹我的贫寒岁月是怎么的穷困潦倒......所以对作者喜欢的夏天,我是深有同感——至少没有寒冷,并且孩子间的贫富没有那么悬殊,也没有那么明显。脱光了衣服,在小河里尽情的时候,谁还会注意谁的衣服好啊!
      非虚构之·学《往昔书》(八)

《医生,美术老师及其他》描述的医生应该是那个年代的“赤脚医生”(那时大队有医疗室,有医生有模有样地值班,赚的是工分。现在叫“村医”,直接赚银子,因为还承担了上级分配的任务,所以还有补贴)——“他为人称道的与其说是医术的精湛,毋宁说是玉树临风的气质。”这样的乡村医生不仅受乡村百姓欢迎,更受乡村年轻与不年轻的媳妇欢迎。我从小就从成年人含糊其辞的言语里理解了那种乡村医生怎么的被人羡慕,羡慕其“偷娘花”的快捷尉、方便(即背着与他人的媳妇偷情,其实有的时候,根本没有背着,或是出于利益等多种因素而默许,或者无力抗争,默许自己的“娘花”有婚外性以换取物质利益、甚至比物资利益更有意义或价值的利益,自古有,现在依然有,不分城乡。娘花,已婚妇女也)。联想到老家一个“赤脚医生”,很有名气的不仅仅是他的“好老”(即医术熟悉并老练),而是他的性情独特、独特得与社员格格不入或一般人无法理解。好像没有人知道他的大名,光一个叫法就足以让人想入非非。打小我就知道他叫“懂狗哩‘魔气’”,直到不知哪一天他去世了,还只知道他叫“懂狗哩‘魔气’”。这个响当当的“大号”至少有两层含义:“懂狗哩”,应该是其小名是“冬狗”;同时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神经有些不正常”。在我懂事起就知道他没有老婆,带着一个崽(优秀,是我洋洋一个大村在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上大专的高中生,还是相当年纪小的应届生)。后来才知道,他受过高等医学教育,就是因为他的性情不被人理解而“解大褂而归田”,却没有成为懂得犁耙铲锹的农民,一以贯之地凭自己的所学为社员服务......
     

非虚构之·学《往昔书》(八)

     《老宅和婆婆》,在乡村能有老宅的农户,是相当有底子的人家。在那个“越穷越光荣的年代”,纵然有些“光荣之家”也有居住在老宅里,但始终没有底气。但老宅的阴森总莫名其妙地伴有恐惧感,尤其对于孩童来说。假如这老宅里住的是独孤的老婆婆,尤其面容老得如同动画片中的树怪,那就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当然,也确实存在“神秘”——例如这老婆婆的亲人在那个年代被打压得家破人亡,理由就是因为比别人富裕,而反目成仇的积极分子还有可能就是曾今同情并接济的穷人!
     如今叫“高四”(估计高五的很少了!),40多年前叫“补习”,即应届没有考上的再去高中跟班学习,后来因为需求量越来越大,有的中学专门开设了“高补班”,也是学校创收的好路子,据说现在的名校还是走这条“经营路线”。那时“教学要改革、学制要缩短”,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农村高中相当落后,落后得现在的高中难以想象。出现高三、高四、高五、乃至高六、高七,都大有人在。初高中连高补,就是八九年,加上小学五年,也不过二十一二岁......。感觉现在的学制真的有些长。
  非虚构之·学《往昔书》(八)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