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虚构之·学《往昔书》(七)

(2025-06-22 14:00:53)
标签:

欧土·莲花

往昔书

杂谈

分类: 随笔·草堂笔记
非虚构之·学《往昔书》(七)

     《陀螺的舞蹈》作者“有一阵,我对玩陀螺游戏特别着迷”,禁不住想起自已儿时的“打‘络ho’”(乡村语义,“络ho”即陀螺)。我儿时,羡慕别人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打‘络ho’”,尽管相好的同伴要“削【xuo】络ho”(即自己动手制作陀螺)多半在我家,之所以叫“削”,原因在于这陀螺下部的椎体完全靠手工用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柴刀一点点“削”成。材质维油茶木(俗称“木梓柴”),没有其他。如果找不到现存的一段木梓柴,则只好偷偷去山上临时斫一根取一段来。先“削”成下部的椎体,再剁段上部的圆柱体。我父亲是木匠,偷偷用家里的锯子锯断当然比用柴刀一下一下嘚嘚哆哆剁效率高得多,椎体的斜面,自然没有什么打磨工具,但难不倒乡村顽童的智慧——在石板上用力地磨,便是好办法。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原因唯一的是我家家务事太多——要照牛(即牵牛去野外吃草),要“扯猪食”(即打猪草),要收鸭子,要带弟弟,......总之,要做的家务事,做不完,还全年无休!因为我又是老大,这在爹娘逼迫下的“带头作用”就够我“烦死了”(后来看到孙悟空说这三个字,特别理解!)——最严重的时候,我认真地思考过“永远不回家”(那时还没有“离家出走”的概念,有的是“做流沆”即“盲流”)。非虚构之·学《往昔书》(七)

      遗憾的是,如今走在乡村的大小”窝壤“(即自然村)竟然看不到”打‘络ho’“,相反,倒是在城里常见那种甩其长鞭打得啪啪响的”陀螺玩家“。我亲手试过一次,抡那个鞭子就够费力的。没有几下就要酸背痛,还手臂痛。非虚构之·学《往昔书》(七)

(这两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早年的革命样板戏,尤其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和《海港》等,电影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唯有那个“跳舞的《红色娘子军》”,最多看过一次,不过那时也确实不知道那是“芭蕾舞”,但“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耳熟能详几十年,就是没有看过一场“银戏”(即舞台上活体人表演的戏)。知道今年春末才有机会在湘江边的某剧院里,做梦似得看了一个“心愿”。现在想起来还心动,两人的中档票价加起来是某个小城一个环卫工一个月的工资额!非虚构之·学《往昔书》(七)
“体育老师Z,......他之所以走上黑道,据说缘于一次失恋。”我不能确定作者叙述的“体育老师Z”是不是我所知道的那个“体育老师”?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小城的所谓黑道,就是一个“体育老师”经营的——“......Z凭借其胆识、聪明和凶暴的手段,迅速成为我县民间的掌控者,连地方官都要敬他几分”。那个年代,好像突然受了什么影响,那些所谓的“黑道”居然都有相对范围的领地,也就是每一个小城,都有这种“组织”,甚至延伸到乡村。甚至描述某个小地方的领导很“吃得开”,都是形容“黑白两道通吃”。如“体育老师z。走上了不归路”,那些大小哈罗,最终都得树倒猢狲散......非虚构之·学《往昔书》(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