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俗语之·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mèng】好

(2013-06-17 21:03:47)
标签:

每次

俗语

于娶

潜意识

上都

分类: 随笔·乡村俗语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在井冈山下的龙市镇做“四等乡丁”(在县直部门上班的朋友对我之类的戏称),其实在1990年的冬天来临之前,我就离开了那个美丽的、静谧的,当然也是落后的山乡小城,但那段“青春作伴好返乡”却没有“返乡”的岁月,最值得回味。其中进村入户“搞计划生育”(即动员、围堵,甚至强制按规定应该上环或结扎的妇女去医院),不是一般意义的“无法忘却”,而是相当的不忍心“忘却”,尤其现在越来越有人关注“独生子女政策”或“失独家庭”的当下。乡村俗语之·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mèng】好
 对于农村来说,计划生育难搞的困难户,不是现在的有权有势有钱的主儿,而是那些弱势的偏偏“没【lén】养到男孩【náilí】”的人家(即两胎及以上的纯女户)。那时我还很善良,或者说还不知道世故是怎样的威力无比。记得有一个计划生育对象因为被强制送到医院去了,家里的一个小女孩一时疏于照顾而被炭盆里的炭火烧伤了,其他同事都“有事”去了,只有我天不怕地不怕地在医院忙前忙后。没想到的是小孩的姑姑,一个天天见面的姑娘还对我有微词,我不客气回敬:我是刚才学校出来,还有一颗善心!其他鬼也没有一个来。我的最大“善举”或“不谙世故”就是对“二女户”的同情,甚至与村组干部形成了默契——绝不围堵或强制那些二女户的女人去医院“割一刀”(即做节育手术),劝道也是象征性的;假如碰到县里派工作组下来“集中行动”,还会有意或无意地暗示她们不要张扬。如果你三胎了即使还是个女的,那就是天王老子也得要去结扎。没有办法,别人家会“挺”(即以不公为由而僵持),否则一定是局面打不开、任务完不成。当看到那些多女户的女人被围堵被强制被架上车子甚至架上手术台时,那个凄凄惨惨的哭、歇斯底里的闹,禁不住心底的“善意”又浮了起来,甚至会破口而出:这是你的命!旁边的村组干部看懂了我的心思,反过来劝我似的说:哇反又哇覆(即事情从正反两方面说),养崽(即生养儿子)图名声【mi安 lan】(那个小城的方言音),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qīu】好!(我的乡村曰:儿媳【xīnmèng】).
 “养崽图名声”?即生养了儿子只是图了“有后”的名声,绝不是为“名声”而“养崽”。养崽是不是真的好,或者养崽能不能给父母带来“实惠”,还得取决于娶进来的儿媳如何,便有了“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mèng】好”的总结与感叹。
乡村俗语之·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mèng】好 “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mèng】好”,至少道出了乡村(估计城市也一样)百姓生活中的习俗或夫妻间的实情,可以体味出多种情景或含义。首先是对辛辛苦苦养育的儿子,长大成人后,尤其娶妻生子有了独立的家室后,是不是有良心(更多的是孝心)持怀疑态度。乡村俗谚说“伢【á】里看细时”(即看一个孩子的成长可以预知成年后的品行与成就),有些父母看到在多方面的影响下男孩子成长得太不尽如人意,而自家的女孩或看到别人家的女孩既听话又有出息,忍不住想到还不如生个女孩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其次表明男主外女主内,儿子再好假如在外奔忙,在爹娘身边或朝夕相处的还是儿媳,上有老下有小还得靠儿媳操持;三是儿子本来是合意的,有可能就是在儿媳的影响、教唆和威逼下变得面目全非了、不可理喻了,或者说辛辛苦苦养育的儿子一结婚就等于卖掉了儿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没有一点指望了;还有呢,儿子依旧是好儿子,只是被儿媳神奇地控制住了,俗称“打不【yín】得老婆的巴掌过”(即能力欠佳反抗无效),最明显的例如儿媳娘家的利益无条件地高于婆家的事物,不仅这儿子夹在中间难受,连父母都感到憋气。 
乡村俗语之·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mèng】好
 乡村百姓不会上升到“男女平等”或“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理论,有这样“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mèng】好”的感叹,恰是千百年来对“男尊女卑”的总结或反应。一方面,做公公婆婆的自以为“崽好”而在潜意识里看轻儿媳;另一方面,做儿媳的偏偏要努力表现出强势(也包括在其他妯娌面前表现的需要),或通过征服自己男人来征服公公婆婆(俗称“家倌【gāgūan】家娘【gáyàng】)。假如真是“男女平等”,也就体现出对双方父母一样的权利与义务,自然就少了因厚此薄彼而诱发的矛盾。有世人总结:夫妻关系不是很好,不会太大影响丈夫与丈母娘的关系好;夫妻关系再好,未必婆媳关系就好。这“总结”应该是“崽好不如【bēyú】儿媳【xīnmèng】好”的“豪华版”。
 每年回到那个山乡小城都会路过当年常驻的那个村,一年一年的发展或变化,就如一幅幅照片。不变的是我每次都会想起当年那些结扎的纯女户,还有那些一起搞计划生育得罪人的村组干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