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聪明买房懒买车 |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
最近看了看一个专家的发言,里面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说买车是懒人的选择?第一,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各种专车,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十分便利,没有必要买私家车,一年跑不了几千公里,既浪费又拥堵还污染;如果你生活在惬意的小城市,私家车基本就是累赘而虚荣的点缀。第二,汽车是不断贬值的可贸易品,而房屋则由生产效率不高的非贸易部门提供。
是否拥有自己的住房,和幸福与否直接相关。在中国城市中生活不是不可以租房,但公民的许多福利,实际上和户籍和自有住宅相关。何况在中国,房东对租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传统和现实导致,如果你想在城市中拥有一个家,就必须拥有一套房,唯有如此才能对房子付出心血,将其建为自己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巢穴。考虑到我们的生命短促如闪电,微弱如尘埃,房子虽贵,却仍然是身心栖息所不可或缺。
我对于专家的奇谈怪论,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算账。
假设情况
1,小城市,公交不发达。一个房子,100万买到100平。每天上下班自行车30分钟。买车这叫做累赘?
更何况,不少的小城市,不要说出租车,公交车很多时候也是30分钟才一部。地铁就更加别指望了。
2,大都市。一年跑不了多少公里。但是房子100万只能买40平米不到了。很简单,家人有病,要马上送医院,出租车不来,专车也不来,救护车要等。那么生命的价值高,还是那一部汽车的价值高呢?
3,汽车不断贬值。房子不断增值。
我们可以这样看问题,假如一套房子,只有自己居住,但是一部车可以出租,假设每月2000的租金,按照专家的说法,这车子为你带来了收入,是否还是没用?
再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所有人都去买房子,钱都按揭去了,公交,专车,出租统统没有人开了,都不做所谓懒人了,专家你买不买车?
简单来看,现在的车价,属于市场的产物,便宜的几万也可以买到;但是房屋的话,动辄百万以上的售价。同样的钱,可以购买一支车队跑业务了。
这还能说买车懒吗?
当大量资金都被固化在土地上的时候,一个民族的创业资本将会消失殆尽。当所有的创业资本都固定在土地房屋的投机上,最终迎来的就是拉美化经济危机或者是长期衰退。因此,故意混淆了投资和消费的概念来谈汽车和房屋的购买者“聪明”“懒”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特别作为一个砖家。
前一篇:万科股东换人和散户有关系吗?
后一篇:个人对解决雾霾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