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化是万能药吗?

(2010-07-30 11:34:00)
标签:

万能药

gdp

城市交通

小汽车

宜居

北京

财经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2008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45.68%,预计2010年能达到47%.

    英国咨询公司雷格斯公司日前对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从家到单位单程)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

    自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道路与公共交通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但仍无法遏制城市交通拥堵的蔓延。

  2008年我国私人轿车占民用轿车的比例高达80%。以小汽车快速增长为核心的机动化发展趋势,给应对城市交通拥堵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方面是需求猛增,另一方面是城市交通供给受到资源条件的严格限制——在满足城市其他功能用地的情况下,人均道路用地只能维持在12~15平方米,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供给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出行结构小汽车化加剧了交通供需矛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特大城市,小汽车出行比例不断上升,北京已超过30%,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大多在20%左右。

 

从数据上,我觉得很困惑:城市化是不是万能药?是不是说只要一个地区城市化了,就一切ok了?

很明显国内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城市化,人口过多和污染,交通问题都持续地出现了.接着还有养老的问题,大批的人迁移到了城市化率高的地区,怎么处理?

诚然,城市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和gdp,但是是否所有城市都必须城市化才能活下去呢?

 

我对此觉得,为何我们不能换一种方式呢:

“慢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模式。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同,在这里,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目前(截止2009年9月),意大利有32个小城成功推行了这一模式,这些安静的小城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就是一只蜗牛的形象。“慢城市”不仅仅是将快速城市的步调放慢,而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人可以抗拒倚赖时钟与凡事求快的压力。

   1)慢城市的人口总数应该不超过5万人。

  2)慢城市运动的“蜗牛”标识必须在所有的公共设施和尽可能多的私人设施上张贴,以直观形式主义倡导“慢生活”理念。

  3)慢城市必须限制汽车的使用,20公里/小时是汽车在城市街道行驶时的最高速度。

  4)慢城市必须有一个噪声管理系统,广告牌和霓虹灯能少则少。

  5)慢城市必须有一套环保的城市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6)慢城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保证城市的个性,特别是那些本土化和具有地区象征性的产品。

  7)慢城市必须定期接受“慢城市国际协会”的检查,以保证上述指标被严格执行。

 

个人觉得,我国并不需要过度追求城市化的数据,而应该根据情况,让一些地区成为宜居城市,慢城市不也是一个好事吗?

如果所有城市都以高速增长为目标,以gdp和城市化率为唯一的标准,那么天天人多的要命,呼吸着充满灰靡的空气和汽车尾气,到处都只有摩天大楼人们还愿意留在这个国家吗?

其实一个国家应该只对数据关心呢,还是更以人为本,关注生活质量和健康呢?牺牲健康,牺牲生活质量的城市化是大众所需要的吗?

是否说大家都建大量路桥大厦就代表大家生活好了?是否说开了矿把地挖空了居民们就高兴了呢?

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高城市化率的数据生活,还是低数据而更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呢?

城市化是万能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