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最基本的错误在于房价飙升的速度。中国房价整体均价4000元,三倍的飙升不存在数据支持。而且中国房价最初并没有土地成本因素的影响。
第二,城市化进程刚刚开始。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仅45%,这个数据有大大高估的成分。据某些专家估计,中国目前完成的城市化率大概35%,城市化将随着经济的强劲发展而迅速提高。而达到国际高水平的70%,那么如果楼市稳定发展的话,至少还有30年的高速成长期。
第三,居住理念的巨大不同。我们楼市狂涨的最大保障在于我们的80后,或者以后的90、00、10、20后群体,他们的错误居住观念延续到什么时代,中国的房地产高速发展也将延续到什么时代。
我们有一个有别于任何发达国家的住房理念。欧美和日本,一般35岁之前的创业期是不考虑购买住房的,为了事业的发展,也不会固守在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这是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的居住理念。而且,欧美日本也没有我们80后的依赖心理。我们更多的是靠了父母,现在又想要国家分配住宅产品。对历史认识的误区,造成他们不切实际的要求产权房国家解决。当然这是徒劳的想法,逐渐挤压这种心理预期,是我们今后努力改变居住理念的必经之路。
第四,严峻的土地供应现实与一线城市巨大的城市资源吸引力,才是部分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根本。宁肯蜗居、蚁居在一线城市的奋斗者前赴后继层出不穷,他们看好的是一线城市发展的良机。一线城市的发展,已经根本改变了80年代大量城市青年的出国潮。语言肤色等等差距,使中国青年在国外的发展被限制,很难融入主流社会。而像日本这样的国家,中国青年的居留努力更不靠谱。
这实际是好事。一线城市生活成本的高昂,对急需发展的中国二三四线城市来说是福音。挤出绝大部分一线城市蚁居蜗居的大学生,是中国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五,一线城市购买力来源于全国全世界,这一点在需求的估计上我们明显不足。我们现在不缺乏富裕阶层。为了给子女更好的机会,富裕阶层一般选择一线城市给儿女买房。所以他们的市场长期间内都是上涨的也就可以理解。
第六,东西部发展的严重不均衡,造成中国房价冷热不均,并没有什么泡沫。即使是东部,南北发展也有很大的不平衡,所以中国的房价上涨迅速的地区仍然是极少数,更大量的城市是地价上涨的推动,当然也是拆迁安置补偿成本的越走越高造成的地价房价上涨。
第七,土地成本上涨速度加快。正因为城市土地供应困局,继续占用耕地已经被18亿亩耕地红线所限制,而困局不能解决的最大因素在于拆迁安置补偿近年来的不确定,造成拆迁难度不可思议的提高。
第八,房价收入比指标严重误读。大量的拆迁改造过程中的安置补偿收入没有计算在内,大量的政策房购置成本指标没有计算在内。而大量的收入不能计算进入工资总额里面。收入增长的速度加快,可以抵消购买力严重不足的局面。而农地入市加速推进,促使城镇化进程越加提速。
第九,空置率指标基本失误,大量的住宅是富裕阶层买给自己的子女的,这部分住房暂时空置很有道理。这绝不是炒房推动的。我们暂且还不说我们的空置率指标与欧美的空置率根本不同。所以没有任何可比性。
第十,政策性的影响,城市的差距一直存在。这也是重点地区人流过于拥挤的根本原因,所以一线城市的房价高速发展还依旧存在很大压力。不熟悉日本的高考是否是东京的要比其他城市低多少分。
========================================================
以上是陈先生的论调.个人却有些不敢认同.
1,房价4000,你把农民和低保户收入算进去没?把个体户收入算进去没?统计上这些非公有制的收入,房价4000高不高?
2, 中国老龄化速度飞快.目前数据已经到了15%,每年还有800万的速度增长.到了30%的时候别说城市化了,社保体系就是一个大缺口.
3,居住理念不代表消费力.否则国人都买城堡开游艇了.
4,准备找陈先生买房,一线城市,随便卖500万/平给你,恭喜你发财啊.
5,建议陈先生做楼盘,一个盘只卖一套,叫价10万亿;叫全世界富豪来按揭就好了,一套房子卖了就能吃1万年.
6,陈先生父母身体很好,老婆身体很好,因此陈先生如果生病那代表他是错的.为什么呢?冷热不均啊.你看他家人都没病所以陈先生也不用去治疗了.
7,拿地拿了10年20年成本500/平的地产商,也没看到把房子卖1000/平.
8,最好把地都铲了做房子,大家都吃钢筋喝水泥去.
9,中国有空置的房子吗?报纸每天都是开盘日光,天天抢购,可能有陈先生说的有钱人买了给孩子的可能吗?开盘就没了还买得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