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财经楼价税收地价香港 |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
先看以下这段:
美国国会通过了1986年税改法案。在动荡的43天里,国会革除了很多隐藏人们收入的税收
漏洞,那些用财产收入的“正损失”进行税收减免的人们突然间承担了这些损失,因为政府取消
了税收减免,整个美国,不动产价格开始下跌,财产价格开始下滑,有些价格甚至下滑了70%之多,
一夜之间、财产的价格远远低子了人们的抵押贷款数额。恐慌笼罩着整个金融市场,银行、储蓄
和贷款也开始动荡,很多甚至失灵,人们不能从银行中取出他们的钱。接着华尔街在1987年10月
发生狂跌,世界陷入了金融危机。
1986年颁布实施的《税制改革法案》是美国最具根本性的税制改革方案之一。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改革税法,以实现“公平、简化和增长”目标,它同以往主要是为增加税收以解决联邦政府预算持续的巨额赤字的目的所进行的改革是很不相同的。1986年的税制改革,在大幅度降低边际税率方面得到大多数观察家的高度评价。联邦所得税被大幅度改革,削减了一系列特殊类型投资的特定税收条款(如对设备投资的投资税收抵免),为资本有效配置扫清了主要障碍。据估计,1986年税改为美国经济创造了近1万亿美元的增长机会。
===========================================================================
香港:
1974年的石油危机导致香港股市暴跌,又带动房地产业全面调整,香港地价下跌40%,楼价下跌了30%~40%。
1977年香港人口超过450万人,1979年达到500万人。
1975年香港中小型住宅楼宇每方尺约23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约9.2万元。当时,香港市民家庭平均月入1 300元,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相当于市民70.8个月(即约6年)工资。
1981年地产高峰时,小型住宅单位每方尺售价已升至约1
00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增加到约30万元,而市民家庭平均月入约3 000元,即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已相当于市民101.5个月(即约8年半)工资。
1981年香港房地产市场达到高潮,但随后而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及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令港人出现信心危机。1982年底,香港楼价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产市场全面崩溃。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市场才重新复苏。
===============================================================================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资料.
是否税收一定会推高楼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