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
中国国家发改委关于2006年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劳动力总量的供过于求的问题将更趋严重。报告预测,2006年,16岁以上的人口增长将达到高峰值,新增劳动力1700多万。全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总量为2500万人。但是,预计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100万个,而需要工作而又找不到工作的人数将高达1400万人。
我自己也经常跑人才市场,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找到答案:到底企业需要什么人才?
求职者又需要什么工作?
一般而言,在人才市场有几类人,应届大学生,普通下岗职工,还有就是农民工.(由于有经验能力者多数会通过猎头或者自己关系找,这里不做介绍).
而我们看到一个有趣(或者说是可悲)的现象是,大家都想做白领,都想到大城市工作,而不喜欢2,3线城市.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2006年10月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77.56元(资料连接:http://www.stats.gov.cn/tjsj/jdsj/t20061120_402366617.htm)而仅仅是城镇居民人口,到了农业人口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说,其实收入水平不高和就业缺口大,已经是我国的一个很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个人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什么高级人才.只是自己看多了,有几个想法,不知道可行否?
1,将农村和城镇打通,让农村可以利用自己的农地优势吸引城镇人口就业.由政府牵头,相关的农业企业出资来建立现代化的乡村农业.
一来可以解决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过剩,又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差距缩小.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将交通,基建解决.这样可以带动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
然后是利用高学历人群的知识辅助农民的实际耕种经验配合上企业资金,带动经济增长,并且促进生产力发展.
2,利用高学历人群对农民们进行必要的基础科技知识培训,让他们可以在就业的时候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城市竞争力.
3,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利用农村信用社/本地小型银行作为试点,对愿意到2,3线城市的劳动力给予相应的创业资金优惠,促进2,3线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引入产业基金,对开发者提供类创投的资金帮助.
4,农民收入过低,除了缺乏相应的知识,设备,更关键是缺乏资金.现在的穷人贷款是个不错的开始,而跟下来应该是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城镇的新增失业人员去帮助他们,最后促进整体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均衡.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些愚见,
如果不当,欢迎指正.
还有一点:
思维方式,决定你的行动.最后决定你未来的是你的行动.改变思维方式是达到成功的最好方法.
希望早达到中国共同富裕的一天吧!

加载中…